浐曲雁飞下,秦原人葬回。
《白鹿原晚望》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白 鹿 原 晚 望 唐 /马 戴 浐 曲 雁 飞 下 ,秦 原 人 葬 回 。丘 坟 与 城 阙 ,草 树 共 尘 埃 。
- 注释
- 浐曲:指曲折流动的浐水,位于中国陕西省。
雁飞下:大雁飞下来,这里形容雁群降落。
秦原:秦地的原野,秦指古代中国的秦国,地域大致包括今陕西、甘肃东部等地。
人葬回:人们送葬返回,‘回’表示葬礼结束,人们返回。
丘坟:小山一样的坟墓,泛指坟墓。
城阙:城楼,古代城墙上高大的建筑,常作瞭望或防御之用。
草树:草和树木,这里泛指自然植被。
共尘埃:共同覆盖在尘土之中,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翻译
- 大雁在浐水弯曲处飞落,秦地的人们在原野上归葬。
坟墓和高大的城楼,草木一同掩映在尘土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萧瑟的秋日景象,通过浐河的雁飞、秦地的人归葬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生命无常的沉思。首句“浐曲雁飞下”设定了季节与环境,以动态的手法勾勒出秋天的氛围,同时“雁”的形象往往带有离别和怀远的情感。紧接着,“秦原人葬回”则引出了历史的深度,人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生死死,体现了时间流转与生命消长。
第三句“丘坟与城阙,草树共尘埃”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里,“丘坟”指的是古墓,“城阙”则象征着过去的繁华,而现在却都被野草和尘土所覆盖。这两者并列,以强烈的对比展示了历史的废墟,自然与人造物的共融,以及时间对一切事物的磨灭作用。整句通过“共”字,传达了一种共同的命运,即不论是自然还是人类文明,都无法逃脱时间的淘汰。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远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和未来、生命与死亡的沉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韵寿花堂
石上菖蒲十二节,仙人服之好颜色。
根如蟠龙不可得,叶中开花谁复识。
夫子自少读道书,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辘轳,下入金鼎融为珠。
一醉斗酒心自如,鬼物窥觇惊睢盱。
菖蒲花开寿之符,自发变黑颜如朱。
它年三茆访君庐,拍手笑我言不虚。
上巳後
上巳已过旬日,西湖尚有游人。
老人复归闭户,户外百事日新。
呼童试问筑室,春晚何日堂成。
我家旧庐江上,隐居三世相因。
晏子不愿改卜,我今已愧先君。
始有苟合则止,已老姑欲安身。
西望烝尝有处,传家图史常陈。
门中此外何事,世故有耳不闻。
食讫趺坐日昃,此心皎皎常存。
万事汝勿告我,婚嫁自毕诸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