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景 德 道 中 口 占 宋 /喻 良 能 捧 檄 东 方 日 ,芳 春 未 及 归 。路 花 红 掩 映 ,溪 树 绿 因 依 。鸟 语 催 寒 食 ,人 烟 接 翠 微 。寻 诗 忘 远 近 ,细 雨 湿 征 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芳春(fā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花草盛开的美景。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花红(huā hóng)的意思:指赏给妓女的钱财,也泛指给人家的红包。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捧檄(pěng xí)的意思:捧檄指的是拿着檄文高举,表示对檄文的重视和推崇。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寻诗(xún shī)的意思:寻找诗歌,也指追求诗意和美好的境界。
掩映(yǎn yìng)的意思:隐藏在背后或在某种程度上被掩盖
因依(yīn yī)的意思:因为依赖、依靠
雨湿(yǔ shī)的意思:指雨水浸湿,形容雨水很大,湿度很高。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 注释
- 捧檄:接过文书。
东方日:东方的曙光。
芳春:早春。
未及归:还未回来。
路花:路边的野花。
红掩映:红艳相间。
溪树:溪边的树木。
绿因依:翠绿相依。
鸟语:鸟儿的鸣叫声。
催寒食:催促寒食节的到来。
人烟:村庄炊烟。
翠微:青山。
寻诗:寻找诗句。
忘远近:忘记路程远近。
细雨:细雨。
征衣:行装。
- 翻译
- 在东方的曙光中接过文书,春天还未到来我就要启程归去。
沿途的野花红艳,溪边的树木翠绿相映。
鸟儿的鸣叫催促着即将到来的寒食节,村庄炊烟袅袅,连接着远处的青山。
我专注于寻找诗句,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细雨打湿了我的行装。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喻良能的《景德道中口占》描绘了春天旅途中的景象。首句“捧檄东方日”形象地写出诗人接到文书后匆匆启程,朝阳初升的场景。接着,“芳春未及归”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以及未能及时回家的遗憾。
“路花红掩映,溪树绿因依”两句,通过鲜艳的路花和倒映在溪水中的翠绿树木,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色彩斑斓。鸟语“催寒食”,暗示了时令已至清明,人们准备祭扫先人的传统节日。远处“人烟接翠微”,描绘出村庄炊烟袅袅,与山色相融的宁静画面。
最后,“寻诗忘远近,细雨湿征衣”则流露出诗人沉浸在自然景色与诗意之中,甚至忘记了路程的远近,而细雨打湿了行装,更增添了旅程的诗意氛围。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季节感和生活气息的山水田园小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潮
纳纳春潮草际生,商船鸣橹趁潮行。
封书欲寄天涯意,海水风涛不计程。
丑奴儿慢/采桑子慢
明眸秀色,别是天真潇洒。
更鬓发堆云,玉脸淡拂轻霞。
醉里精神,众中标格谁能画。
当时携手,花笼淡月,重门深亚。
巫峡梦回,已成陈事,岂堪重话。
谩赢得、罗襟清泪,鬓边霜华。
念□伤怀,凭阑烟水渺无涯。
秦源目断,碧云暮合,难认仙家。
思君子歌
小人足谄媚,君子无猜忌。
开口揄扬皆圣贤,满腹包藏尽仁义。
修辞复古振淳风,折槛触鳞彰直气。
善世既不伐,遁世亦无闷。
自同流俗混光尘,不与常人斗分寸。
展矣斯人欲见之,一夕辗转九回思。
终日踌躇无所遇,飒飒西风木叶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