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节不教伤粉箨,低枝犹拟拂霜坛。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粉箨(fěn tuò)的意思:指竹叶由绿色变为粉红色,形容竹叶变色的景象。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墙头(qiáng tóu)的意思:指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态度或立场。
上风(shàng fēng)的意思:占据优势,处于有利地位
萧飒(xiāo sà)的意思:形容人的风采或气质潇洒自如,不拘束。
移居(yí jū)的意思:迁移到新的居住地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朱栏(zhū lán)的意思:指红色的栏杆,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翻译
- 我已经在新竹安家,挖开青苔发现了一些竹子。
竹子的圆节我不忍心伤害到它们的嫩皮,低垂的枝条似乎想拂过霜白的坛子。
竹梢在墙头轻轻摇曳,像绿色的烟雾,夜晚的凉风吹来,带来了阵阵寒意。
第一件事就是别让渔夫看见,就让竹影萧瑟地洒满朱红的栏杆吧。
- 注释
- 移居:搬家到。
新竹:新的竹林。
已堪看:已经可以欣赏。
斸破:挖掘。
莓苔:青苔。
圆节:竹节。
伤粉箨:伤害嫩竹皮。
低枝:低垂的枝条。
拂霜坛:拂过霜白的坛子。
墙头:墙边。
枝动:竹枝摇曳。
如烟绿:像绿色的烟雾。
送夜寒:带来夜晚的寒意。
第一莫教:首先要避免。
渔父:渔翁。
萧飒:萧瑟。
朱栏:朱红色的栏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新居种植竹子,享受清风和夜寒的意境。开篇“移居新竹已堪看,斸破莓苔得几竿”表明诗人刚迁入新居,并开始修剪竹园,获得了一些成果。这不仅是对物质劳作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圆节不教伤粉箨,低枝犹拟拂霜坛”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细心照料竹子的情形。“圆节”指的是竹节,“不教伤”则是说在修剪时要小心,不要损伤到竹子。低垂的枝条似乎还想去触碰那被霜打过的坛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敬畏。
“墙头枝动如烟绿,枕上风来送夜寒”则是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和夜晚的凉风。竹枝在墙头轻轻摇曳,宛若青烟,而夜间的微风透过窗棂,将凉意送到枕边,这种生活的宁静与清凉,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
最后,“第一莫教渔父见,且从萧飒满朱栏”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宁静和美好不被打扰,即使是渔父(隐居的高士)也不愿意展示给他看。诗人更愿意沉浸在这份属于自己的清净世界中,享受着竹影婆娑、风送夜凉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