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上 天 竺 寺 宋 /张 栻 上 竺 诸 天 近 ,中 林 万 木 低 。迥 超 尘 世 外 ,恍 入 雪 山 西 。忽 漫 参 龙 角 ,行 将 混 鹿 麋 。何 年 释 簪 绂 ,於 此 独 幽 栖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超尘(chāo chén)的意思:超越尘世,超脱世俗。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忽漫(hū m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忽然间泛滥或蔓延开来。
迥超(jiǒng chāo)的意思:远远超过,大大超越
龙象(ló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山西(shān xī)的意思:指人的心地高尚、品行正直。
世外(shì wài)的意思:世外意指远离尘嚣的世界,指的是远离尘世、宁静幽远的地方。
行将(xíng jiāng)的意思:即将发生或接近发生的事情。
雪山(xuě shān)的意思:指高山上积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簪绂(zān fú)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
中林(zhōng lí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居于中等水平的人或事物。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修行者远离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境界。开篇“上竺诸天近,中林万木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凡尘、接近天界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于高远和纯净精神世界的向往。
“迥超尘世外,恍入雪山西”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与深入的动作,雪山作为一种清洁和神秘的存在,被选为修行者的去处。诗人通过“恍”的字眼,传递了一种迷离恍惚之感,仿佛身在其境而心不属于尘世。
“忽漫参龙象,行将混鹿麋”则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比喻。龙、象等神兽常象征着高贵和力量,而鹿、麋则有返朴归真之意,表明诗人希望自己的修为能够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何年释簪绂,于此独幽栖”中“簪绂”象征着尘世的羁绊,而“何年”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修行成果的期待和不确定性。诗人希望能够在某一年解脱尘世之累,在这座寺庙中独自栖息,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平静。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情境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超越和自然合一的深切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莲寺次韵杜进士喜予见过话旧之作
不辞鸣棹远相寻,欲向江斋伴旅吟。
百事未成年已长,几时才别夏将深。
萱留倦蝶连池绿,树带残莺满寺阴。
恐被老僧嫌滞碍,旧游休说更伤心。
咏夏冰
寒收疑冻井,晚荐纳凉宫。
抱洁存天质,销炎夺化工。
气蒸金碗润,色映玉盘空。
弱藻含犹在,纤尘隔未通。
非山宁可倚,是水复当融。
照夜何须月,惊秋讵待风。
制屏应不隐,作佩定难攻。
客貌清谁并,仙肌莹自同。
宜涵筠簟素,愁逼桂炉红。
愿解行人暍,分贻道路中。
送郑都司赴大将军行营
上公承诏出蓬莱,立马风烟万里开。
赐履已分无棣远,舞戈还见有苗来。
牙前部曲多收绩,幕下宾僚更倚才。
后夜军门知子到,郎星应是近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