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泰三年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混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和无奈。"丙申年,数在五楼前"一句,设定了时间背景,同时通过"数"字暗示一种准备或观望的氛围,"五楼"可能是某个高处,可以鸟瞰战事。
接着的"但看八九月,胡虏乱中原"则直接指出了战争爆发的季节和地域。"八九月"通常为秋季,农作物成熟之时,却反映出战火纷飞、民生凋敝的景象。"胡虏"一词,常用以称呼中原以外的异族或北方民族,这里代表着入侵者。"乱中原"则是对战争破坏和混乱的直接描述,也间接反映了诗人对于故土被破坏的哀伤。
整首诗简洁而有力,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平常岁月的美好。虽然作者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战争悲惨现实的批判态度。这也许是唐代那些未被历史记载名字的文人墨客,对于动荡时代的一种哀婉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壬寅中秋夏用德集社友园亭时余送民部黄子吉还朝弗赴至癸卯秋始得读陈希礼郑德进倡和诗漫次二首后一首并赠三丈·其一
草堂负郭暮云遮,昨岁清秋月未斜。
孤树声寒非是叶,方塘影落尽皆花。
尊前未与投宾辖,江上曾随奉使槎。
试问月华今改否,今年犹胜旧年华。
金缕曲.题陈竹珊且高歌图
泪洒新亭雨。问苍茫、天荒地老,寄愁何处。
除却美人花月夜,都是寂寥尘土。
幸点笔、歌裁金缕。
一笛玉鬟能醉客,更喃喃、诉尽鹦歌语。
山影缺,乱红补。呼童洗砚波凝雾。
绕危桥、清泉白石,游鱼三数。
拌取高歌凭解恨,转怕歌长调苦。
尽快意、星初月午。
试唱晓风杨柳曲,便丝丝、怎绾劳人住。
浮大白,为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