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鼍(bái tuó)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不受约束,自由自在。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黎蒸(lí zh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努力和智慧结合,像太阳升起时的光芒一样,充满希望和活力。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梅润(méi rùn)的意思:形容梅花因寒冷而显得更加鲜艳、润泽,比喻人经过磨砺后更加出色、充满活力。
民情(mín qíng)的意思:指人民的心情和情感状态。
穆清(mù q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纯洁无私,没有丝毫杂念。
签帙(qiān zhì)的意思:签帙是指古代官员的公文或文件上的印章,也泛指公文或文件。在现代用法中,签帙常常指代一种法律文件或正式文件。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鼍鸣(tuó míng)的意思:形容虽有声音,但无人理会。
喜色(xǐ sè)的意思:指人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衣篝(yī g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外地获得了成功或财富后,返回家乡并享受富裕的生活。
玉食(yù shí)的意思:指吃得很好,享受美食。
斋居(zhāi jū)的意思:指修行者在清静的地方专心精神修养,远离尘嚣纷扰的居住状态。
正朝(zhèng cháo)的意思:指朝廷正统、合法的政权。
- 注释
- 已成霖雨:持续不断的雨水。
黎蒸:百姓的劳苦生活。
圣主:指皇帝或有德之主。
斋居:斋戒期间。
穆清:肃穆清静。
奏许:奏请并得到许可。
玉食:珍贵的食物。
民情:民众的疾苦和情绪。
衣篝:装衣物的笼子。
添梅润:增加衣物的湿润度,比喻关心民生。
签帙:书籍卷轴。
乱叶声:落叶的沙沙声。
要雨雨来:祈雨得雨。
天便许:老天应允。
卜白鼍鸣:古代占卜方法,通过白鼍(鳄鱼)的叫声预测天气。
- 翻译
- 已经成了滋润万物的雨水,安慰着百姓的生活,圣明的君主在斋戒期间仍然保持肃穆清静。
在正式朝会上,他依旧享用美食,满面笑容地倾听民众的声音,以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他不惜增加衣物的湿度,任凭书卷被落叶的沙沙声淹没,只为满足百姓的祈求。
只要需要下雨,老天就会应允,无需再借助占卜白鼍的叫声来预测天气。
-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和谐之景。首句“已成霖雨慰黎蒸”表达了天气转晴后的滋润之感,"圣主斋居尚穆清"则写出了君王在深宫中的淡定与高洁。"奏许正朝仍玉食"一句,通过皇帝享用美食的场景,传递出国家安康、民富国强的信息。而“尽回喜色见民情”则是对百姓喜悦表情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太平盛世的社会状态。
接下来的"衣篝不惜添梅润"和"签帙从堆乱叶声"两句,则细腻地刻画了雨后湿润环境中的景象。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便是简单的物品,在这样的气候中也显得格外鲜活。
最后,“要雨雨来天便许”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期待,而“不须更卜白鼍鸣”则是一种顺应自然、信任天意的情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也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文与可学士画枯木
韦偃树石名天下,后日良工无及者。
任侯借我枯木图,石气苍茫若唐画。
画时只用床头笔,与可亲题是真迹。
霜皮合抱隐不彰,老盖支离存半壁。
梢摧骨朽心已穿,干烂龙鳞体犹瘠。
生意虽休根柢在,崛强杈牙倚天黑。
胶流断节文理深,笋枝剥落如针直。
坐久疑行古塞外,凌空惨淡千年色。
起身就视觉有神,不见笔痕惟淡墨。
岂徒挥洒无人似,苦节清风贫到死。
任侯珍重竟何如,不独画好心君子。
若使与可为俗流,枯木虽佳侯不收。
赠卢砺
东风吹大河,北客思故乡。
门前车且留,念此道路长。
子服儒衣冠,其家有禁方。
非徒学之精,而又心术良。
闻声辨生死,易臂知阴阳。
救瘵先闾里,懒上王公堂。
子来视余疾,反侧方在床。
头风应手愈,珍重不敢忘。
遗我刀匕药,三年用康强。
我家乏黄金,我才非庾郎。
赠子不成礼,秃笔题药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