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李 干 唐 /姚 合 寻 常 自 怪 诗 无 味 ,虽 被 人 吟 不 喜 闻 。见 说 与 君 同 一 格 ,数 篇 到 火 却 休 焚 。
- 翻译
- 我平时觉得诗没有味道,即使被别人吟诵也不喜欢听。
听说你和我写作风格相同,但请你不要把我的几篇文章烧掉。
- 注释
- 寻常:平常。
自怪:自己感到奇怪。
诗无味:诗没有趣味。
虽:即使。
人吟:别人吟诵。
不喜闻:不喜欢听。
与君:和你。
同一格:相同的风格。
数篇:几篇文章。
到火:烧掉。
休焚:不要焚烧。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寻常诗歌的审美疲劳,以及对真正能够理解其诗意者的一种渴望。"寻常自怪诗无味,虽被人吟不喜闻"两句,描绘出诗人对于那些平庸、流行的诗歌已经感到厌倦,即便是别人在吟诵,他也没有兴趣去听。这显示了诗人的高标准和独到的审美。
而接下来的"见说与君同一格,数篇到火却休焚"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能够理解其诗意之人的欣赏和珍视。这里的"与君同一格"意味着找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人,这份难得的相遇让诗人感到温暖。而"数篇到火却休焚"则是比喻,通常诗人会将不满意的作品付之一炬,但在这里,却因为这些作品被理解和珍视,所以即使它们已经准备好要被烧毁,也决定不再加以焚毁。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真正欣赏者给予的尊重和感激。
整首诗通过对比平庸与独特、无味与有趣,表达了一种对于艺术创作和理解的深刻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乙卯秋月十九日登泰山太平顶
穷秋老雨四十日,坤轴欲烂阴霾缠。
我来方作泰山游,玉虹一夜收云烟。
山灵奕奕生喜色,突兀撑裂青罗天。
轻裾飘飘过黄岘,乘兴直到三峰前。
霜馀灌木出秋色,万叠红锦幪椒巅。
泓澄寒溜浸太古,翠壁细泻珠玑圆。
当时秦汉极侈丽,未必如此皆天然。
天门中断两屹立,箭筈一磴蛇蜿蜒。
凌层绝顶肆崇峻,伫立矫首望八埏。
长天沈沈入西极,九州却在东海边。
冲风惨淡万里来,海窟劲刮鲲鲸涎。
须臾白云生岳麓,脚底泱莽无山川。
秦坛周观觉浮动,满地覆冒兜罗绵。
忽疑山移入海中,白浪四汹虚涛掀。
山阴瑰诡光怪出,赤气翠晕相钩连。
下从谷底上碧落,宝塔万级高蟠旋。
遂登日观叱日驭,六龙倒著珊瑚鞭。
玉鳞剥落金甲拆,九芒迸绮生血鲜。
三山摇荡海水沸,蓬壶缥缈来飞仙。
为言此色与此界,君自固有非尘缘。
恍然记悟复无语,把手一笑三千年。
《乙卯秋月十九日登泰山太平顶》【元·郝经】穷秋老雨四十日,坤轴欲烂阴霾缠。我来方作泰山游,玉虹一夜收云烟。山灵奕奕生喜色,突兀撑裂青罗天。轻裾飘飘过黄岘,乘兴直到三峰前。霜馀灌木出秋色,万叠红锦幪椒巅。泓澄寒溜浸太古,翠壁细泻珠玑圆。当时秦汉极侈丽,未必如此皆天然。天门中断两屹立,箭筈一磴蛇蜿蜒。凌层绝顶肆崇峻,伫立矫首望八埏。长天沈沈入西极,九州却在东海边。冲风惨淡万里来,海窟劲刮鲲鲸涎。须臾白云生岳麓,脚底泱莽无山川。秦坛周观觉浮动,满地覆冒兜罗绵。忽疑山移入海中,白浪四汹虚涛掀。山阴瑰诡光怪出,赤气翠晕相钩连。下从谷底上碧落,宝塔万级高蟠旋。遂登日观叱日驭,六龙倒著珊瑚鞭。玉鳞剥落金甲拆,九芒迸绮生血鲜。三山摇荡海水沸,蓬壶缥缈来飞仙。为言此色与此界,君自固有非尘缘。恍然记悟复无语,把手一笑三千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2067c66de216508903.html
松亭关
少弱不更事,矻矻亲简编。
武经既靡习,文义亦罔宣。
忽值李轻车,挟我越幽燕。
辞亲拜辕门,下榻礼殊专。
夕卧蓟北月,晓冲湾河烟。
出入行伍间,招邀相后先。
时于壶矢暇,共览穰苴篇。
仪容见新态,魂梦生旧怜。
今晨始出关,回顾眇以绵。
岂不念王忾,私怀动中悁。
军容赖末光,师克愧无镌。
愿陈征战绩,以付台阁贤。
百字令·其四
花之君子,较苔笺蕉纸,更饶香泽。
人道吴宫西子命,薄似轻纱蝉翼。
我谓不然,粉真长在,万古如冰雪。
息肌何术,百年依旧莲靥。
须信惠子书中,玉颜常有,多自翻㠾得。
怡府霜藤虚白楮,同此银光粉色。
练袋萤枯,青编蠹稿,独擅长生诀。
蓬池前辈,论科何止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