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声中谷应,人语隔溪闻。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携 歌 者 访 方 氏 不 遇 明 /陈 言 白 日 移 歌 袖 ,空 斋 不 见 君 。岩 声 中 谷 应 ,人 语 隔 溪 闻 。断 壁 分 垂 影 ,回 沙 拥 籀 文 。无 人 知 所 去 ,红 叶 下 纷 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断壁(duàn bì)的意思:形容建筑物残破不全的样子。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红叶(hóng yè)的意思:指秋天枫叶变红,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回沙(huí shā)的意思:回沙指的是沙子被风吹走后,又被风吹回原来的地方。比喻事物循环往复,没有进展或改变。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中谷(zhōng gǔ)的意思:指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也可指两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籀文(zhòu wén)的意思:籀文指的是古代传世的篆刻作品,特指篆刻中的楷书字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歌者在探访方氏时未遇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访客内心的失落与周围环境的静谧。
首句“白日移歌袖”,以“白日”象征时光的流逝,而“移歌袖”则暗示了歌者在等待或行进中的动作,营造出一种时间缓慢、等待的氛围。接着“空斋不见君”,点明了访而不遇的主题,空荡的房间与未见的目标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岩声中谷应,人语隔溪闻。”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和远处的人声,渲染了访者所在环境的幽静与远方的联系,同时也暗示了访者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断壁分垂影,回沙拥籀文。”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细节,断壁与垂影、回沙与籀文(古代文字)的组合,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蕴含了历史的痕迹,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最后,“无人知所去,红叶下纷纷。”表达了访者不知对方行踪的无奈与失落,而“红叶下纷纷”则以秋叶的飘落作为背景,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访而不遇的场景,表达了访者的情感变化和对未知的探寻,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湖尾至欧崎村一丘松竹步入其间乃白莲堂有一老妪揖客而坐道人云此师长娘也堂前有两树梅青腴可爱徘徊久之不觉日暮
笑踏冬晴过一村,谁家松竹护柴门。
初来犹似行婆室,良久方知鹿苑园。
煮茗相邀论白业,据梧不觉到黄昏。
娟娟梅树梢头月,不待开花已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