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惫有孤石,扶衰怜短筇。
正念余影独,忽与幽鸟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田园风光图景,充满了静谧和孤独的情调。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暮林带斜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氛围——傍晚时分,阳光透过树梢斑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息。“隐隐闻疏钟”则通过听觉传递了远处寺庙中的钟声,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
“息惫有孤石,扶衰怜短筇”中,“息惫”表达了一种劳累后的休憩,而“孤石”则是诗人休息之所。这里的“扶衰怜短筇”则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小草的怜悯之情,展示出一种对生命温柔的态度。
接下来的“垂杨暖自绿,春事老浑慵”中,“垂杨”指的是柳树,这里的“暖自绿”则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春事老浑慵”则是对过往时光的一种回忆和感慨,诗人似乎在叙述着岁月流转中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情感的变迁。
最后,“正念余影独,忽与幽鸟逢”中的“余影”可能指的是过去的记忆或是自然景象留下的印迹。诗人原本沉浸在对过往的回忆中,但突然间与“幽鸟”相遇,这种意外的遭遇为诗歌增添了一抹神秘和惊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厚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