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不知暑,五月冷如冰。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隐 山 寺 梁 昭 明 题 额 宋 /赵 蕃 山 深 不 知 暑 ,五 月 冷 如 冰 。寂 寞 前 朝 寺 ,风 流 帝 子 能 。田 荒 空 野 水 ,树 老 半 枯 藤 。不 尽 怀 人 兴 ,钟 楼 日 暮 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朝寺(cháo sì)的意思:指早晨或黎明时分去寺庙祈福、烧香拜佛。
帝子(dì zǐ)的意思:帝王的儿子,也用来形容非常宠爱的儿子。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怀人(huái rén)的意思:怀念或思念某人。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前朝(qián cháo)的意思:指过去的朝代或时期。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钟楼(zhōng lóu)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高亢激昂,如钟声般响亮。
- 注释
- 山深:指深山之中。
暑:炎热的夏天。
五月:农历五月。
冷如冰:形容非常凉爽。
寂寞:寂静,空旷。
前朝寺:过去的朝代遗留的寺庙。
风流帝子:指曾经的帝王或贵族子弟,以其风流事迹著称。
田荒:田地荒芜。
空野水:空旷的野外水面。
树老:老树。
半枯藤:藤蔓多半已经枯萎。
不尽:无法穷尽,无尽。
怀人兴:怀念亲朋的情感。
钟楼:寺庙中的钟楼。
日暮:傍晚。
- 翻译
- 身处深山中,感受不到夏日热,五月里却像冰一般凉爽。
寂静的前朝古寺,昔日帝王的风流往事依然留存。
田野荒芜,野外的水面空荡,老树上藤蔓多半已干枯。
心中怀人之情难以尽述,傍晚时分我独自登上钟楼眺望。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清凉景象,诗人赵蕃在五月时分造访隐山寺,感受到山中独特的凉意,仿佛五月已进入冬季。他感叹前朝的繁华已逝,只剩下寂寞的寺庙和昔日帝王的风流往事。周围的田园荒芜,野水空流,树木苍老,藤蔓半枯,营造出一种荒凉而静谧的气氛。
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人的怀念。在日暮时分,他独自登上钟楼,那份怀旧之情和对人事无常的思索,在钟声中回荡。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历史沧桑和个人情感,展现了宋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讯髴渊水西
幽人谷水耽高卧,江村长夏看云坐。
清梦心随鸥鹭慵,独醒迹向风尘左。
草阁萧萧六月寒,穷探学海倾波澜。
千秋自取性情足,一编歌哭来无端。
与君成别忽已久,不向西郊频握手。
闻道惊涛没钓矶,为问渔竿无恙否?
翠微寺
诘曲历石齿,沿溪树溟蒙。
招提门何向,陂陀无人踪。
峭崖立万仞,惆怅林路穷。
岂知披榛莽,纡回流水通。
一僧出汲水,竹戽行相从。
长绠下深涧,剨豁惊潭龙。
淅淅石湫雨,泠泠葛花风。
前循略彴去,木杪闻清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