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拊掌(fǔ zhǎng)的意思:用手轻轻地拍打掌心,表示高兴或赞赏。
大士(dà shì)的意思:指有大德行、大智慧、大胆识的人。
非谓(fēi wèi)的意思:非谓指的是不是谓语的部分,即除了谓语以外的其他成分。
毫端(háo duān)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微不足道。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寰宇(huán yǔ)的意思:指整个宇宙、世界。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旷阔(kuàng kuò)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没有限制的样子。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猛虎(měng hǔ)的意思:指勇猛、凶猛的虎。比喻勇敢、凶猛的人。
屈指(qū zhǐ)的意思:屈指是指用手指弯曲来表示数字的动作,成语屈指则表示极少的数量。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蜀客(shǔ kè)的意思:指来自川、蜀地区的人,也可泛指川、蜀地区的游客。
松石(sōng shí)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态度松懈,不严肃认真。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无补(wú bǔ)的意思:没有什么补益,无法弥补
纤尘(xiān chén)的意思:纤尘指非常细小的尘土,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小的事物。
虚堂(xū táng)的意思:指空虚无物的堂屋,比喻虚假的言辞或空洞的学问。
岩岩(yán yán)的意思:形容坚硬、坚固。
- 鉴赏
这首诗《天台三大士像赞》由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通过描绘天台山的壮丽景色和对三大士形象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首句“岩岩天台,旷阔寰宇”以“岩岩”形容天台山的雄伟,同时“旷阔寰宇”则突出了其视野的辽阔,为全诗奠定了壮丽的背景。接下来“大士不我,毫端莫取”表达了对天台山中三位高僧的崇敬之情,暗示了他们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即便是最细微的笔触也无法完全捕捉到他们的伟大。
“蜀客心狂,纤尘一缕”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诗人自己面对天台山时的内心感受,既有狂喜也有细微的感动,体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丰富。接着“屈指拊掌,松石猛虎”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同时也寓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生涯何有,流传今古”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精神的传承与永恒,而非物质的存在。“静对虚堂,非谓无补”则是对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的强调,即使在静默中面对空荡的厅堂,也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滋养与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台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三大士形象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宗教信仰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