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博征(bó zhēng)的意思:广泛征求意见或建议。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捣衣(dǎo yī)的意思:指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
短墙(duǎn qiáng)的意思:指事物短小不堪,容易被克服或战胜。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楼头(lóu tóu)的意思:楼头指的是位于楼房顶部的部分,也可以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前沿的地方。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情地(qíng dì)的意思:指情感的地方,也可指感情纠葛的场合。
烧春(shāo chūn)的意思:指过早地烧掉春天,比喻做事过于急躁,不顾实际情况,不知变通。
望断(wàng duàn)的意思:形容期望非常迫切,但无法达到,心情极度失望。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重门(zhòng mén)的意思:指重要的门户,比喻重要的地方或重要的人物。
- 鉴赏
这首《踏莎行·答客问云中》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边塞冬日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战争与离别带来的哀愁。
“堠雪翻鸦,城冰浴马”,开篇以雪覆堠、冰封城的景象,渲染出边塞的寒冷与荒凉。雪中的乌鸦翻飞,冰面上的战马静立,静谧中透露着不寻常的肃杀之气。接着,“捣衣声里重门闭”一句,将画面拉近至一位女子在深秋的夜晚,于重门之内捣衣的情景。捣衣声是思乡之情的寄托,也是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也暗示了战争背景下家庭的分离与痛苦。
“琵琶忽送短墙西,当时不是无情地。”琵琶声起,穿越短墙,传入耳畔。这不仅仅是音乐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在这样的时刻,即使不是刻意为之,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波澜。琵琶声中,蕴含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哀伤。
“帐底烧春,楼头热浴,百钱便博征夫醉。”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士兵们或许会用微薄的钱财换取片刻的欢愉,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战争的残酷与生活的艰辛。帐底的篝火、楼头的热水浴,都是他们寻求慰藉的方式。然而,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抹去心中的忧愁与对家人的思念。
“寒原望断少花枝,临风也省看花泪。”在寒冷的原野上,稀疏的花枝显得格外孤单。风吹过时,似乎连花枝都在流泪。这一场景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战争环境下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花枝的脆弱与易逝,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战争的残酷。
整首词通过对边塞生活、战争背景下的情感体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离别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