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效步兵哭,应比士龙笑。
味淡声亦希,渊然涵众妙。
步兵(bù bīng)的意思:步兵是指在战争中以步行为主要方式进行作战的士兵。在成语中,步兵比喻普通的人或事物。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长歌(cháng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长而悠扬,也用来比喻志向高远,意志坚定。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流泉(liú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涌出,喻指文章或言辞流畅而有力。
泥淖(ní nào)的意思:比喻陷入困境或困扰。
天半(tiān bàn)的意思:指时间或空间的一半,也可表示程度相当高。
无营(wú yíng)的意思:没有准备,毫无防备。
营求(yíng qiú)的意思:指刻意追求、努力争取某种目标或利益。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众妙(zhòng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奇妙、多样化,充满无限的智慧和巧妙之处。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笑与哭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和意义。诗人巧妙地将笑与哭置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指出在某些时刻,笑与哭并非截然分开,而是可能同时存在于内心深处。这种对情感深度的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勿效步兵哭,应比士龙笑。” 开篇即以历史人物步兵和士龙为例,暗示笑与哭各有其时,不应盲目模仿。步兵的哭,或许过于悲痛而显得不合时宜;士龙的笑,则可能过于轻浮而不合情境。诗人在此提出一种平衡的态度,倡导在适当的时候表达情感,无论是笑还是哭。
“有时笑亦哭,不在音与貌。” 这句话进一步深化了笑与哭的内在联系,指出在某些情况下,笑与哭可能同时存在于内心,但并不体现在外在的表情或声音上。这反映了情感的复杂性和微妙性,以及个体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内心的复杂反应。
“钟鼓可以哀,长歌可以吊。” 诗人接着引用传统仪式中的元素,如钟鼓和长歌,来说明在哀悼或纪念之时,音乐和仪式可以表达深沉的情感。这不仅是一种对外在世界的回应,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
“寸心无营求,流泉净泥淖。”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纯净状态的向往。在没有外在欲望和追求的时刻,心灵如同清澈的泉水,能够洗净世间的污浊,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
“味淡声亦希,渊然涵众妙。” 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在品味淡薄、声音稀少的状态下,内心能容纳万物之妙,展现出一种超越表象、深入本质的智慧。这种境界,既是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笑与哭、情感的复杂性、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智慧,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情感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是一次对人性、情感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之旅。
双岩夹方流,知有至妙蕴。
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润。
泉源皆宝气,樵牧骇潜蜃。
仙翁独危坐,华池养水性。
神泽温而栗,骨峭老益劲。
苔矶枕泓碧,时有鱼出听。
糜琼饭潺湲,冲淡意无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