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通波亭》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重 游 通 波 亭 唐 /薛 能 十 年 抛 掷 故 园 花 ,最 忆 红 桃 竹 外 斜 。此 日 郊 亭 心 乍 喜 ,败 榆 芳 草 似 还 家 。
- 翻译
- 十年离乡,忘却了故乡的花朵,特别是那红桃在竹林外斜照时的景象。
今日来到郊外亭子,心中忽然涌起欣喜,看到枯败的榆树和茂盛的芳草,仿佛又回到了家乡。
- 注释
- 十年:过去的十年。
抛掷:遗忘。
故园:故乡。
花:花朵。
红桃:红色的桃花。
竹外:竹林之外。
此日:这一天。
郊亭:郊外的亭子。
心乍喜:心中突然感到欢喜。
败榆:枯败的榆树。
芳草:茂盛的青草。
似还家:仿佛回到家中。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对自然美景感怀的诗句。开篇"十年抛掷故园花",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特别是那熟悉而又美好的园中之花已经被时光抛弃了十载。这不仅是一种时间的流逝,也是记忆的淡化,但依然难以忘怀。
"最忆红桃竹外斜"则具体指出了诗人心中最难忘怀的是那垂挂在竹外的红色桃子。这里的"斜"字形容了桃子的姿态,既描绘出自然之美,也显现了诗人的情感倾向。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
接下来的"此日郊亭心乍喜"表达了一种突然而至的情感变化。"郊亭"通常指的是郊外的亭子,是一处可以欣赏风景的地方。在这里,诗人因为某种原因,心中涌现出一种喜悦之情,这种喜悦可能与下文所描述的景象有关。
最后"败榆芳草似还家"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败榆"指的是枯萎的榛树,而"芳草"则是充满芬芳的野草。在这里,这些自然景物让诗人感觉仿佛回到了家中,获得了一种归属感。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安顿。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故园之花、红桃以及郊外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深挚的情感与乡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