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仙》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饥仙》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气”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诗中“粮虽不足气常充”一句,巧妙地将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充实形成对比,暗示了内在精神力量的强大。接着,“真是根源久是功”强调了内在精神力量的积累和持久性,即真正的力量源自内心深处,而非外在的物质财富。
“真久不惟能养气”进一步阐述了长期坚持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修炼,才能滋养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幽明亦可感而通”则表达了宇宙间无论光明或黑暗,都存在着相互感应和沟通的可能性,强调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思想的影响。通过简短的诗句,传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宇宙观,令人回味无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潘孔时饮总宜园孔时出宝晋帖呼道人箫次日
六桥秋新宜醉吟,举杯共听岩鹤音。
危亭三面老竹也,宝晋数帖清人心。
凉蝉不敢喧夕曛,洞箫声绕山腰云。
摇摇归艇水纹裂,山紫天青河汉白。
想君独立对空阔,一鹭毛寒藕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