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琴台》全文
- 注释
-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此处指他的琴台。
琴台:古人弹琴的地方,常用来象征高雅或怀念之地。
人去:人已离开,暗示物是人非。
台亦空:台子显得空旷,强调了孤独与荒凉。
台上:指琴台之上。
寒萧条:形容环境冷清,荒凉。
多悲风:常有引人悲伤的风,比喻哀伤的情绪常在。
荒台:荒废的台子,进一步强调时间久远和被人遗忘。
汉时月:指汉代的月亮,用以描绘时间的长远和不变。
色与旧时同:月色和过去一样,表示时间改变但某些景象依旧。
- 翻译
- 相如的琴台古老依旧,人已离去台也变得空荡。
台上景象凄凉冷清,直到现在还常常有悲伤的风掠过。
荒废的台上照着汉朝时的月光,月色与往昔一般无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古琴台的描述,抒发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哀伤。"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一句直接设置了一个荒废的场景,司马相如的琴台历经年华,现今已无人问津,只剩下空寂。接着"台上寒萧条,至今多悲风"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凄凉,琴台上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发出萧瑟之声,这种声音如同哀伤的乐音,直到现在还能引起人们的悲思。
第三句"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通过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重复。汉代时的明月,与今夜的月亮颜色相同,但时代不同,人事全非,这种对比更添了一份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古琴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