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司马相如琴台》
《司马相如琴台》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

台上寒萧条至今悲风

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琴台(qín tái)的意思:琴台是指古代宫廷中用来演奏音乐的地方,也指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成语“琴台遗音”比喻过去的事物或文化遗迹。

时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变化和月份的更替。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注释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此处指他的琴台。
琴台:古人弹琴的地方,常用来象征高雅或怀念之地。
人去:人已离开,暗示物是人非。
台亦空:台子显得空旷,强调了孤独与荒凉。
台上:指琴台之上。
寒萧条:形容环境冷清,荒凉。
多悲风:常有引人悲伤的风,比喻哀伤的情绪常在。
荒台:荒废的台子,进一步强调时间久远和被人遗忘。
汉时月:指汉代的月亮,用以描绘时间的长远和不变。
色与旧时同:月色和过去一样,表示时间改变但某些景象依旧。
翻译
相如的琴台古老依旧,人已离去台也变得空荡。
台上景象凄凉冷清,直到现在还常常有悲伤的风掠过。
荒废的台上照着汉朝时的月光,月色与往昔一般无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古琴台的描述,抒发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哀伤。"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一句直接设置了一个荒废的场景,司马相如的琴台历经年华,现今已无人问津,只剩下空寂。接着"台上寒萧条,至今多悲风"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凄凉,琴台上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发出萧瑟之声,这种声音如同哀伤的乐音,直到现在还能引起人们的悲思。

第三句"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通过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重复。汉代时的明月,与今夜的月亮颜色相同,但时代不同,人事全非,这种对比更添了一份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古琴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道士山房

结庐在山顶,高高傍斗坛。

夜来风飘瓦,吹雪满霞冠。

汲泉留洗药,养火为烧丹。

怕有俗人溷,书符贴板门。

(0)

赠张白一道人

颇学梅公隐,都忘尘市心。

白云随杖远,红叶住山深。

放鹤夜归洞,种桃春满林。

祇应松下月,长照北堂阴。

(0)

送傅子彝还金陵

所嗟行役远,念子去如违。

度岭愁闻雁,经秋未授衣。

家山淮甸杳,乡月大江微。

遥忆维舟处,春流满燕矶。

(0)

逍遥台

下马临高台,迢迢但草莱。

雀罗人事改,花发夕阳催。

废井围荒棘,残碑没古苔。

雍门昔有泪,千载思悠哉。

(0)

同余彩震宿东山草堂

城头月似霜,流影入松房。

乍觉衣裳薄,全消枕簟凉。

花阴閒命酌,石几静燃香。

终夜无言说,迢迢清梦长。

(0)

游圭峰二十首·其三玄帝殿

北极是天都。玄冥护赤符。

风云开法阵,营卫肃辰枢。

玉节时趋阙,商飙飒戒途。

千年香火地,斜日锁金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