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光如风石如泥,剑风飞过石不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帝(bái dì)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用的人或事物。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合璧(hé bì)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结合在一起,互相补充,形成完美的整体。
化成(huà chéng)的意思:指将原来的形态或性质发生转变,变成另一种形态或性质。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旌阳(jīng yáng)的意思:旌阳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旗帜在风中飘扬的样子。在成语中,旌阳表示雄风显赫、威风凛凛。
雷雨(léi yǔ)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的暴雨,也用来比喻事情突然发生或变化的极端情况。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怒号(nù háo)的意思:怒吼、愤怒地大声喊叫。
起雷(qǐ léi)的意思:形容突然发生巨大的变故或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
奇勋(qí xūn)的意思:指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事迹。
岐阳(qí yá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出类拔萃。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融液(róng yè)的意思:指两种或多种液体混合在一起,融合成一种新的液体。
提携(tí xié)的意思:提携指的是给予帮助、支持和培养,使他人得以发展、进步。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铁花(tiě huā)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坚强、不屈不挠。
星斗(xīng dǒu)的意思:指星星闪烁的样子。比喻光彩照人,才华出众。
阳精(yáng jīng)的意思:指男性的精力和活力。
一断(yī duàn)的意思:指事情一旦发生,就再也无法挽回或改变。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余存庚的《试剑石》诗,以“旌阳古剑”为引子,描绘了一把古剑的神奇与威力。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剑的锋利与神秘力量。
首句“旌阳古剑寒如冰”,以“寒如冰”形容古剑的冷峻与锐利,暗示其非同寻常。接着“化成鍊就阴阳精”,说明这把剑凝聚了天地间的阴阳之气,充满了神秘的力量。随后,“铁花乱雪星斗明”、“白帝夜哭蛟龙惊”,通过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渲染了剑的非凡气势,仿佛连自然界的神灵都为之动容。
“一朝提携试苍石”,描述了古剑在试炼中的场景,显示出其不可一世的威严。紧接着“海风吹断寒云色”,形象地描绘出剑气冲天、直入云霄的壮观景象。而“天地高低两磨轮,日月东西双合璧”则将剑的威力与天地日月相提并论,强调其超凡脱俗的地位。
“剑光如风石如泥,剑风飞过石不知”,通过对比,突出了剑的锋利无比,即便是坚硬的石头,在其面前也显得脆弱不堪。接下来“苍松怒号起雷雨,翠峡劈破青琉璃”,再次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剑气所到之处,万物皆被震撼的场景。
最后,“当年一断成千古,融液至今难缀补”,表达了对古剑威力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其难以复制的珍贵性。而“拂开苍藓勒奇勋,好向岐阳作钟鼓”,则是对古剑功绩的肯定,希望将其铭记于心,如同钟鼓之声,永远回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剑的神奇与威力,也蕴含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事物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余自戊子至丁酉十年之间诗不及百首而困穷流落之状历历可见虽然政使岁得百首亦不过流连光景而已焉攸用感叹之馀赋此自警
吾生汩汩何所就,祇送流光添鬓丝。
起寻诸老已半鬼,回首十年无百诗。
刻意文章终害道,无心世路任多岐。
便须擘画三千岁,不住青城即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