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河桥(hé qiáo)的意思:比喻人们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彼此之间没有隔阂。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乐土(lè tǔ)的意思:指人们快乐、幸福的居住地。
旗亭(qí tíng)的意思:指人物才能出众,有出类拔萃之意。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小隐(xiǎo yǐn)的意思:隐藏、掩藏自己的行迹或真实意图。
迤逦(yǐ lǐ)的意思:形容曲折迂回,蜿蜒曲折。
吟鞭(yín biān)的意思:吟鞭是一个中国成语,指的是骑马行走时,悠闲地吟咏着诗歌,挥舞着马鞭。它形容人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吟咏,享受自己的世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自然美景的感慨。首联“河桥迤逦接旗亭,八月霜迟草色青”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秋季河畔的景色,桥与亭相连,虽是深秋,但草色依然青翠,霜未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颔联“黍圃豆场今乐土,黄沙白骨古严坰”对比鲜明,前句描述了现今的田地丰收景象,一片乐土,后句则转述往昔战场的残酷,黄沙白骨,形成强烈的历史反差,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战争的深刻思考。
颈联“看馀画坐何曾捲,兴至吟鞭辄为停”写出了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即使是在休息时也不忘欣赏,甚至在创作灵感涌现时,也停下手中的事物去吟诗作画,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尾联“试问从来小隐客,几人不负草堂灵”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询问历来那些选择隐居山林的人,有多少能够真正领悟并珍惜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思和对心灵纯净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