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风含毒秋前厉,岭月悬愁梦外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论世(lùn shì)的意思: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平水(píng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
先声(xiān shēng)的意思:先声指的是在开始阶段就显示出声势或取得优势,预示着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形胜(xíng shèng)的意思:形势优越,胜过其他。
炎风(yán fēng)的意思:炎热的风。
异形(yì xíng)的意思:
◎ 异形 yìxíng
(1) [heterotypic]不同于一般类型,表现多种不同类型
(2) 发育不同阶段有不同形状的
(3) 一个群落中的不同成员有不同形态
许多复合体水母都是高度异形的,主要为取食活动、防卫或生殖而专门分化郁江(yù jiāng)的意思:指江河水势湍急、波涛汹涌的样子。
云霓(yún ní)的意思:形容云彩缭绕、绚丽多彩的景象。
众望(zhòngwàng)的意思:指众多人的期望、希望。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题为《七月甲午师次横州》。诗人通过描绘横州的自然景色和感慨时事,表达了对当前形势的观察和期待。
首句“西来饱听郁江声”,写诗人从远处西行,饱览郁江的涛声,展现了壮阔的江景,也暗寓了军队行进的气势。接着,“看到山平水亦平”描绘了山水相接的宁静画面,寓意着局势的暂时稳定。
“论世始知异形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认识,认为各地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因才谁可共功名”则流露出对人才的渴望,暗示了对能共同建功立业的贤才的期盼。
“炎风含毒秋前厉”描述了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的凉风虽带来一丝凉意,但仍有酷暑余威。“岭月悬愁梦外明”则借月光表达内心的忧虑,即使在梦中,月光仍显得凄清,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两句“会有云霓偿众望,先声应以动边城”,诗人寄希望于未来会出现改变现状的力量,那将如同云霓破晓,满足人们的期待,而这种力量首先会在边境地区引起震动,预示着可能的变革即将到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展示了横州的自然风光,又融入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抱负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月歌
睛风初暖溪光紫,杨柳风轻吹不起。
迢迢璧月背云飞,摇荡春云映春水。
春水涵空倒碧天,金波微定影初圆。
花趺红敛垂珠露,叶底苔平缀玉钱。
可怜月落留难住,可惜春光来复去。
昨日梨花巳起风,何时柳絮还粘树。
柳絮梨花早岁春,芳郊草软素光匀。
绿窗竹叶飘鸾尾,白袷落英照锦鳞。
当时不解留春在,月落月生春易改。
胡蝶香迷梦不成,碧桃花褪芳谁采。
采芳踏月当年客,双鬓银丝欺素魄。
婵娟不解古今愁,斜转空山荡轻碧。
满庭芳.丙戌立春,是日除夕
银烛有情,今宵无限,难留一霎黄昏。
频催玉漏,街鼓促香尘。
旧恨肯随腊尽,新烦恼、休更重增。
鸳枕梦,时惊爆竹,春逐晓云生。
当年娇小日,屠苏争饮,肯让它人。
紫钗花胜子,镜里宜春。
转眼韶华偷换,回头念、往事浮云。
而今瘦,梅花堪并,罗绮也难胜。
六丑.己酉春感
总年年寒食,怎便是今年恨切。
一声两声,无情是锦鴂,梦里啼彻。
西北长安远,有时回首,但沧波空阔。
残阳还向离宫没,水冷昆明,石鲸愁绝。
如今辜负芳节,空花陂柳浪,遥恨天末。
繁华都歇,有青娥细说。
红杏还依旧,谁省识,夜来暗里花发。
看枝枝弄影,五更风刮。
明明是玉阶残月,终不似湖上春寒舞罢,捲帘红雪。
芳菲事,都付摧折。怕断红流向人间去,更成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