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向溪桥边,韵入横图里。
《杂题郑素亭画册·其二》全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翁如访戴行,我愿为童子”的开篇,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隐逸之趣。翁者,老者也;访戴,意指寻访知音或高士,暗含着对智慧与精神交流的向往。而“我愿为童子”则流露出诗人渴望回归纯真、亲近自然的心境。
“随向溪桥边,韵入横图里。”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谧与和谐。溪水潺潺,小桥横卧,这样的场景仿佛是自然界的诗篇,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韵律与美感。诗人似乎已经融入这幅画卷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其中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诗意与意境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宁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园屡种杨梅皆不成枇杷一株独结实可爱戏作长句
杨梅空有树团团,却是枇杷解满盘。
难学权门堆火齐,且从公子拾金丸。
枝头不怕风摇落,地上惟忧鸟啄残。
清晓呼僮乘露摘,任教半熟杂甘酸。
秋日闻蝉
断角斜阳触处愁,长亭搔首晚悠悠。
世间最是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