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有九章,实擅汉代辉。
下及魏晋间,曹谢揽其奇。
曹谢(cáo xiè)的意思:指为了自保或自利而背叛朋友或师长。
淳质(chún zhì)的意思:指人的品质纯朴,没有丝毫的做作和虚伪。
词章(cí zhāng)的意思:
诗文的总称。 隋 江总 《济黄河》诗:“未殫所闻见,无待验词章。”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周益公 久在禁林,词章为一时之冠。”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听其言论,则日日痛哭,读其词章,则字字《孤愤》。”
泛滥(fàn làn)的意思:指水势、洪水、病疫等迅速扩散、大量蔓延的现象。
风气(fēng qì)的意思:指社会上形成的一种风尚、风貌,代表一定的社会风尚和价值观念。
风骨(fēng gǔ)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气质或精神风貌。形容人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
古意(gǔ yì)的意思:指古代的意义、习俗或观念。
江左(jiāng zuǒ)的意思:指江南地区,尤指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比喻江南地区的人或事物。
九章(jiǔ zhāng)的意思:指一部有九章的书籍,也用来形容事物内容丰富、全面。
六朝(liù cháo)的意思:指南朝、东晋、南朝宋、南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合称。
颇类(pō lèi)的意思:颇为相似或类似
然而(rán ér)的意思:表示转折、对比,引出与前面情况相对立的事实或观点。
升降(shēng j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上升和下降。
诗章(shī zhāng)的意思:诗歌的篇章。
诗歌(shī gē)的意思:指以抒发思想、感情为目的,运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和修辞手法创作的文学形式。
世运(shì yùn)的意思:指世界的运行和变迁,也指人世间的命运和时运。
文雅(wén yǎ)的意思:指言谈举止得体、优雅,具有高尚的文化修养。
文学(wén xué)的意思:
[释义]
(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斗争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构成]
偏正式:文(学
[例句]
我自幼酷爱文学。(作宾语)文学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作主语)哲学不属于文学范畴。(作定语)〈外〉日语。
纤巧(xiān qiǎo)的意思:形容物体小巧精致,细腻轻盈。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作者(zuò zhě)的意思:指写文章、著作的人,也可指创作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的人。
此诗《论诗呈双鱼(其六)》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是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脉络的深刻剖析与独到见解。
开篇“汉初尚淳质,文雅殊未釐”,指出汉初的文学风格朴实无华,文雅之风尚未形成,与后世的华丽文风形成对比。接着,“风气颇类秦,诗歌犹甚稀”描绘了秦朝对汉初文学的影响,以及当时诗歌创作的稀缺状态。
“建武招文学,词章郁以摛”描述了东汉时期,尤其是光武帝刘秀时期,招揽文学之士,使得文辞繁盛,但同时也暗示了古意的衰减。接下来,“泛滥多雄赋,然而古意衰”进一步说明了这一时期文学作品虽多,但古朴之意却逐渐丧失。
“一十有九章,实擅汉代辉”强调了在这一时期,确实有优秀的篇章,为汉代文学增添了光彩。随后,“下及魏晋间,曹谢揽其奇”指出魏晋时期,曹植和谢灵运等人的作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日以多,风骨日以卑”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作品的数量增加,但整体的艺术格调却趋于平庸。最后,“江左传六朝,纤巧益以滋”总结了从六朝开始,文学作品越来越注重形式上的精致与细腻,而失去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整首诗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回顾,揭示了文学风格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特征的演变轨迹。霍与瑕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展现了他对文学史的独特洞察力和深刻理解。
幽梦初回,重阴未开,晓色吹成疏雨。竹槛气寒,莼畹声摇,新绿暗通南浦。未有人行,才半启、回廊朱户。无绪。空望极霓旌,锦书难据。
苔径追忆曾游,念谁伴、秋千彩绳芳柱。犀奁黛卷,凤枕云孤,应也几番凝伫。怎得伊来,花雾绕、小堂深处。留住。直到老、不教归去。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