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寂两无染,乃得还其初。
古草幽更绿,巢鸟鸣阶除。
肃肃清昼阑,月出松林虚。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解带(jiě dài)的意思:解开束缚;解除困境
阶除(jiē chú)的意思:指逐层清除,一层一层地去除。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山宇(shān yǔ)的意思:山宇指山的景色和房屋,比喻住宅或者居住的地方。也可以用来形容房屋和山景交相辉映,美丽壮观。
上游(shàng yóu)的意思:指河流的上游,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起始阶段或最高层次。
肃肃(sù sù)的意思:庄严肃穆,肃立的样子。
肃清(sù qīng)的意思:彻底清除、消灭
所如(suǒ rú)的意思:
所往。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明 陈子龙 《钓竿行》:“风雷在鳞甲,浩然纵所如。”
无染(wú rǎn)的意思:没有被污染,纯洁无暇
选日(xuǎn rì)的意思:指根据吉凶祥瑞的日子来决定做某事的时间。
宴息(yàn xī)的意思:停止宴会,结束酒宴
此诗《韬光庵和高忠宪公韵》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探访山宇,心境宁静,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首句“选日届山宇”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选择在特定的日子前往山中,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接着,“意适常有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愉悦,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喧寂两无染,乃得还其初”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喧闹还是寂静,都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回归最初的自我。接下来的“古草幽更绿,巢鸟鸣阶除”,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风光,古草在幽静中更加翠绿,巢鸟在台阶旁鸣叫,营造了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独往泉上游,人境忽已疏”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前往泉水源头的场景,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心灵得到了彻底的解脱。最后,“檐表得微路,高下随所如”表现了诗人探索自然的自由与随性,即使是在细微之处也能发现自然之美,且能够随心所欲地行走于高低之间。
“肃肃清昼阑,月出松林虚”描绘了日暮时分,月光照耀下的松林景象,一片宁静而空灵。诗人在此处解带休息,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解带聊宴息,岂曰非我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与认同,认为这里就是他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心灵宁静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昔年李谪仙,呼月醉南楼。
尚书今夕宴,客有冯高州。
坐邀刘颢清兴发,楼倚长江先得月。
玉箫吹彻彩云留,声引凤凰来上阙。
八窗玲珑风露寒,秋高银汉生微澜。
团光未离沧海角,流彩已照虚檐端。
尚书特笔高州记,飘飘颇有凌云气。
毫翻云藻玉蜍乾,袖拂天香金粟坠。
醉歌窈窕邀嫦娥,满目飞光感兴多。
仙人骑鹤遥相过,玉壶潋滟摇金波。
不醉如此良夜何,吁嗟不醉如此良夜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