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理趣(lǐ qù)的意思:指对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感到兴趣,追求真理和智慧。
丽瞩(lì zhǔ)的意思:形容美丽动人,光彩照人。
清汉(qīng hàn)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清白,没有贪污腐败的行为。
适才(shì cái)的意思:刚好合适的才能或条件
信衣(xìn yī)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一贯(yī guàn)的意思:一直如此,一向如此
云蔚(yún wèi)的意思:形容云彩密集,遮蔽了天空。
止境(zhǐ jìng)的意思:止境指的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或程度后停止不前的状态。
无止境(wú zhǐ jìng)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限制或限制不断延续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丽瞩轩作》。诗中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穹塔适才登,岧峣切清汉”描绘了诗人刚刚登上高塔,眺望天空的情景。"穹塔"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塔楼,"岧峣"形容山峰或建筑物的高峻,"切清汉"则指与清澈的天空相接。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仿佛能触及天空的壮丽景象。
接着,“此向最高处,较乃不及半”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所站位置之高,但仍然觉得未达到极致的感受。"较乃"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比较,"不及半"则暗示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高度,也隐含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无限探索的渴望。
“因悟无止境,理趣实一贯”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他意识到,无论在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不存在真正的终点,一切都有其连贯性和内在的逻辑。这种思想反映了儒家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强调了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和统一性。
“丽瞩真丽瞩,绿云蔚陇畔”描绘了诗人眼前的美景。"丽瞩"意为美丽的视野,"绿云"比喻远处的绿色山峦,"蔚陇畔"则是形容这些山峦在地平线附近层层叠叠,犹如云雾缭绕。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斯信衣食源,宁惟耳目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自然界的美景不仅是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更是生活来源的象征。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肯定,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和力量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融合了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年七十有九
中岁抱沉绵,讵敢望七十。
造物偶脱遗,俯仰耄已及。
宁知辱弓旌,扶惫去乡邑。
受恩不知报,怀抱空怏悒。
天门邈难窥,地芥亦懒拾。
随身一诗囊,副以两药笈。
何当复得谢,浩荡脱维絷。
擘浪画楫飞,穿云青鞋湿。
馀年尚有几,登览当汲汲。
狂吟题寺廊,大笔蘸墨汁。
道上见村民聚饮
霜风利如割,霜叶净如扫。
正当十月时,我行山阴道。
场功俱已毕,欢乐无壮老。
野歌相和答,村鼓更击考。
市垆酒虽薄,群饮必醉倒。
鸡豚治羹胾,鱼鳖杂鲜薧。
但愿时太平,邻里常相保。
家家了租税,春酒寿翁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