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涤洞》
《大涤洞》全文
宋 / 郑国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去县十八里,传名千万年。

三山空隔海,一柱擎天

骖驭司马烧丹扣葛仙。

谁云尘俗骨,亦得嗣前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骖驭(cān yù)的意思:指驾驭车马或管理事物时,要稳重谨慎,不可鲁莽冒进。

尘俗(chén sú)的意思:指世俗纷扰、繁琐的事物或生活。

传名(chuán míng)的意思:传播名声、声名远扬

前贤(qián xián)的意思:指古代有才德的先贤和前辈人物。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擎天(qíng tiān)的意思:指能够承受、支撑天空的巨大力量或物体。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烧丹(shāo dān)的意思:指炼制丹药时,丹药在炉中烧制,形成烧丹的过程。比喻经过煅炼、磨砺,人的品质得到提高。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俗骨(sú gǔ)的意思:指一个人过于追求世俗的享受和物质财富,而忽视了精神追求和修养。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一柱(yī zhù)的意思:指支撑整个建筑物的柱子,比喻承担重任、支持大局的人或事物。

注释
去县:离开县城。
十八里:距离描述。
传名:流传名声。
千万年:极言时间之长。
三山:指代远方的山。
空隔:被隔绝。
一柱:比喻支撑的石柱。
独擎:独自支撑。
骖驭:驾车出游。
歌司马:歌颂司马(古人名)。
烧丹:炼制丹药。
扣葛仙:拜访葛仙人(道教仙人)。
尘俗骨:世俗之人。
嗣:继承。
前贤:古代的贤人。
翻译
离县城十八里远的地方,名声流传了千万年。
三座山峰被大海隔开,一根石柱独自支撑天空。
驾车唱歌赞美司马,炼丹拜访葛仙人。
谁说凡夫俗子,也能继承先贤的道业。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大涤洞》,是宋代诗人郑国辅所作。诗中描绘了大涤洞的壮丽景象和神秘气息,展现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与敬仰。"去县十八里"点明了洞穴的位置,远离尘嚣,显得幽深宁静。"传名千万年"则强调其历史久远,名声赫赫。

"三山空隔海,一柱独擎天"运用夸张手法,将大涤洞比喻为海上三座神山之间的支柱,形象地描绘出洞穴高耸入云、直插天际的雄伟气势。"骖驭歌司马,烧丹扣葛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司马相如和葛洪炼丹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洞中仙道文化的敬仰和追求。

最后两句"谁云尘俗骨,亦得嗣前贤",诗人自谦地说,即使是凡夫俗子,也能在此感受到前贤的气息,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与道教思想的交融。

作者介绍

郑国辅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奉简朱侍御座师·其四

北望齐东眼欲穿,相传击壤独归田。

河山摇动搴帷色,父老欢腾揽辔年。

棣棣威仪今不减,棱棱丰骨尚依然。

桃花未识朝天急,隔岸深深绾画船。

(0)

别朱鉴塘老师郊外口占二律·其一

停车郊外寺,重会是何年。

数仞宫墙峻,千秋情义偏。

聆音今几席,判袂各风烟。

出处真无计,回思亦怆然。

(0)

省躬诗·其一二二

莫视圣者高,自高更局促。

暑葛寒以绵,人人赞化育。

(0)

省躬诗·其八十三

尔窥事迟迟,喜怒勿遽发。

尔处事疏疏,经理须密切。

(0)

省躬诗·其八

或计在一时,或计在一世。

或计在万年,经营应自异。

(0)

省躬诗·其六

圣人时而言,一发千钧弩。

终朝审其机,含章缄不吐。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