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榻为宾,此榻亦忘我。
《入秋无事自掩蓬庐偶然意会凭几漫书不伦不次楮尽而止得若干首·其十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诗人李之世以“元龙据一榻”开篇,借用了三国时期名士陈登(字元龙)的故事,象征着一种高洁独立的人格形象。接着,“宾至榻下坐”,既可理解为客人来访,也可解读为诗人内心的对话或与自然界的交流,榻下的坐姿暗示了谦逊和接纳的态度。
“我以榻为宾,此榻亦忘我”,这两句诗将人与物的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表达了诗人与所处环境的深度融合,以及对自我存在的一种超越。诗人将自己视为榻的宾客,同时也认为榻忘记了自我,这种互为主体的视角,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乃至存在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亲近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哲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状态的向往与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昭上人房
沃州传教后,百衲老空林。
虑尽朝昏磬,禅随坐卧心。
鹤飞湖草迥,门闭野云深。
地与天台接,中峰早晚寻。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