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奉和梅尧臣四首·其二》
《依韵奉和梅尧臣四首·其二》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而今四海休兵,犹有防秋在戌城。

征妇裁衣寄远,时将蚁子阴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裁衣(cái yī)的意思:裁剪衣服,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寄远(jì yuǎn)的意思:表示寄托思念之情,将心意寄托给远方的人。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休兵(xiū bīng)的意思:停止战斗,暂时休息

蚁子(yǐ zǐ)的意思:指小而弱的个体,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合作共同努力的精神。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征妇(zhēng fù)的意思:征妇是指古代战争时,军队征召妇女参军服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社会虽已停战,但边疆仍需守备的景象,以及战争对普通家庭的影响。首句“而今四海虽休兵”,点明了时代背景,即虽然天下大势趋于和平,但边疆地区仍然需要维持军事防御状态。接着,“犹有防秋在戌城”进一步说明即使在和平时期,边防军队依然坚守岗位,以防不测。

后两句“征妇裁衣欲寄远,时将蚁子侯阴晴”,则将视角转向了战争中的女性角色——征妇。她们在家中为远方作战的丈夫裁制衣物,希望这些衣物能为丈夫带来温暖与安慰。同时,她们还会关注天气的变化,以确保衣物在寄送途中不会因恶劣天气受损。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战争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女性在战争中所承担的责任与情感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不同场景,以及对战争中普通人物命运的关注,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痛苦的反思。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贺左省新除韦拾遗

初升谏署是真仙,浪透桃花恰五年。

垂白郎官居座末,著绯人吏立阶前。

百寮班列趋丹陛,两掖风清上碧天。

从此追飞何处去,金銮殿与玉堂连。

(0)

结绶鄠郊縻摄府署偶有自咏

莺离寒谷士逢春,释褐来年暂种芸。

自笑老为梅少府,可堪贫摄鲍参军。

酒醒往事多兴念,吟苦邻居必厌闻。

推却簿书搔短发,落花飞絮正纷纷。

(0)

送孙愿

悠然富春客,忆与暮潮归。

擢第人多羡,如君独步稀。

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

若访新安路,严陵有钓矶。

(0)

避寇游成福山院

成福僧留不拟归,猕猴菌嫩豆苗肌。

那堪蚕月偏多雨,况复衢城未解围。

翠拥槿篱泉乱入,云开花岛雉双飞。

堪嗟大似悠悠者,祗向诗中话息机。

(0)

寒月送玄士入天台

之子逍遥尘世薄,格淡于云语如鹤。

相见唯谈海上山,碧侧青斜冷相沓。

芒鞋竹杖寒冻时,玉霄忽去非有期。

僮担亦笼密雪里,世人无人留得之。

想入红霞路深邃,孤峰纵啸仙飙起。

星精聚观泣海鬼,月涌薄烟花点水。

送君丁宁有深旨,好寻佛窟游银地。

雪眉衲僧皆正气,伊昔贞白先生同此意。

若得神圣之药,即莫忘远相寄。

(0)

杜侯行

天目连天搏秀气,峥嵘作起新城地。

德门钟秀光盛时,三虎八龙皆世瑞。

顷者天厖乱下鲸翻海,烽火崩腾照行在。

江表唯传君子营,剑冲牛斗疏真宰。

金昆玉季轻三鼓,煮海悬鱼臣节苦。

雁影参差入瑞烟,荆花灿烂开仙圃。

我闻大中咸通真令主,相惟大杜兼小杜。

但能致君活国济生人,亦何必须踏金梯,折桂树。

宣宗懿宗调舜琴,大杜小杜为殷霖。

出将入相兮功德深,生人受赐兮直至今。

杜侯兄弟继之后,璞玉浑金美腾口。

常言一呼百万何足云,终取封侯之印大如斗。

功闻吾皇似尧禹,搜索贤良皆面睹。

杜侯杜侯,君傥修令德,克有终,即必还为大杜兼小杜。

人之戴兮天笔注,国之福兮天固祚。

四海无波八表臣,如今而后君看取。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