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暗花生烂,梅寒月挂梢。
《寒夜》全文
- 鉴赏
这首《寒夜》由清代诗人安鼎奎所作,描绘了冬夜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思绪。
首联“耐冷坐清宵,离情未即抛”,开篇点题,诗人独自坐在寒冷的夜晚,心中满是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这里的“耐冷”二字,不仅写出了环境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韧。
颔联“犬从深巷吠,门听隔邻敲”,通过犬吠与邻家的敲门声,营造出一种深夜的寂静与外界的轻微扰动,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和时间的流逝感。
颈联“灯暗花生烂,梅寒月挂梢”,进一步渲染了寒夜的氛围。昏暗的灯光下,花生显得更加陈旧,而远处的梅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寒冷,枝头挂着的月亮仿佛触手可及。这一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尾联“偶然新得句,呵冻便分抄”,表达了诗人灵感突发,创作新诗的心情。在寒冷的夜晚,诗人呵气成霜,抓紧时间记录下这难得的诗句。这一联既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敏感与珍惜。
整体而言,《寒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寒冷冬夜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孤独中寻找灵感与创造的执着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