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似泉声鸟声。
《野兴十六首·其十六独吟》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名为《野兴十六首(其十六)独吟》。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自然美景中吟咏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兴到溪山并美”,开篇即点出诗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溪流与山峦相映成趣,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愉悦。次句“吟成神骨双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通过吟诵诗歌,诗人的精神与骨骼都仿佛被净化,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清静状态。
接着,“谁分天籁人籁?”一句提出疑问,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类创造的音乐进行对比,暗示了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通之处,激发读者对于自然与艺术、宇宙与个体之间关系的思考。最后,“或似泉声鸟声”则以具体的自然声音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和谐,如同自然界的美妙乐章一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体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和谐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偈颂七首·其六
去年今月正今日,北高峰前,冷泉亭畔。
悬羊头,卖狗肉,秤头斤两惜如玉。
几多高价来相酬,尽力相酬酬不足。
今年今日正今时,竹山顶上,栖风亭边。
饥即餐,困即眠,石头为枕草为毡。
永日萧然无个事,白云深处不朝天。
秋夜忆亲庭有感
碧涧寒侵屋,高林露气清。
空窗闲月色,密竹动秋声。
宴坐游三昧,邻谈喧五更。
两亲今正老,此别不胜情。
宿山居
中庭淡月照三更,环堵翛然表里清。
深夜欲眠眠未得,一溪秋水枕边声。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