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戴 胜 词 唐 /王 建 戴 胜 谁 与 尔 为 名 ,木 中 作 窠 墙 上 鸣 。声 声 催 我 急 种 谷 ,人 家 向 田 不 归 宿 。紫 冠 采 采 褐 羽 斑 ,衔 得 蜻 蜓 飞 过 屋 。可 怜 白 鹭 满 绿 池 ,不 如 戴 胜 知 天 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鹭(báil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清白无暇,无可指责。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采采(cǎi cǎi)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戴胜(dài shèng)的意思:指戴上胜利的帽子,形容取得了胜利。
归宿(guī s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最终归属的地方或状态。
过屋(guò wū)的意思:指人在屋外行走,不进屋内,比喻只经过而不进一步探讨或参与。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蜻蜓(qīng tíng)的意思:形容做事只是轻轻一碰,不深入,不用心。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天时(tiān shí)的意思:指天气和时间的适宜条件。
中作(zhōng zuò)的意思: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
- 注释
- 戴胜:一种鸟的名字,头部有显著的羽冠,常被赋予吉祥的寓意。
尔:你。
木中:树上。
窠:窝,巢穴。
声声:连续的叫声。
种谷:种植谷物。
人家:人们。
向田:去田里。
紫冠:紫色的冠羽,特指戴胜鸟头部的特征。
采采:色彩鲜明的样子。
褐羽斑:褐色且带有斑点的羽毛。
可怜:值得怜悯,这里含有对比之意。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满绿池:遍布在绿色的池塘中。
知天时:懂得季节变化或自然规律。
- 翻译
- 是谁赋予你戴胜这个名字,在树上筑巢却在墙头啼鸣。
声声啼鸣催促我赶紧播种,人们都往田里去忙得不回家过夜。
你有着鲜艳的紫色冠羽和斑驳的褐色羽毛,叼着蜻蜓飞过屋顶。
可怜那白鹭遍布绿色池塘,却不如戴胜懂得顺应天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戴胜鸟的叫声和行动,反映出农时节令的紧迫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度量时间的赞赏。
诗中的“戴胜谁与尔为名”,开篇即设问,引起读者对戴胜这一物象的关注。接着,“木中作窠墙上鸣”生动地描绘了戴胜在树林和墙头间鸣叫的情景。
下片“声声催我急种谷”,通过戴胜清脆的声音,传达出春天到来、农事紧迫的信息。诗人感受到自然界的节令变化,不得不加快脚步去种植庄稼,以应对季节的要求。
“人家向田不归宿”则展示了农民们为了赶上农业生产的时节,而整日奔波于田间,连夜晚回家的时间都没有。这里通过戴胜鸟声和人类的忙碌,强调了春耕的紧迫性。
“紫冠采采褐羽斑”中的“紫冠”指的是戴胜头上的紫色饰物,而“褐羽斑”则是指其身上的斑纹。这里通过对鸟类外观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接下来的“衔得蜻蜓飞过屋”生动地展示了戴胜捕捉食物的情景,同时也传递出它对时间的敏感和适时行动。
最后,“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诗人通过对比戴胜与白鹭,表达了对戴胜能够准确把握季节变化的赞赏。这里的“可怜”并非贬义,而是出自同情,表明白鹭虽然优雅,但在理解季节方面不如戴胜。
整首诗通过戴胜这一动物形象,传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和时间观念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同步的生活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对酒用前韵
夜雨急复疏,檐溜秋声滴。
虚堂梦乍惊,青灯馀四壁。
牢愁推不去,浊酒讵能涤。
蒲萄出西凉,瓶耻无馀沥。
兀坐倚枯木,栖心寄禅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