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盘砌下兼穿竹,井在岩头亦统潮。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题 龙 泉 寺 上 方 唐 /方 干 牛 斗 正 齐 群 木 末 ,鸟 行 横 截 众 山 腰 。路 盘 砌 下 兼 穿 竹 ,井 在 岩 头 亦 统 潮 。海 岸 四 更 看 日 出 ,石 房 三 月 任 花 烧 。未 能 割 得 繁 华 去 ,难 向 此 中 甘 寂 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海岸(hǎi àn)的意思:指海洋的边缘地带,也比喻事物的边缘或极限。
横截(héng jié)的意思:横截指的是横向切断、阻止或打断对方的行动或计划。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木末(mù mò)的意思:木末指木头的末梢,比喻事物的最后一点或最后的结果。
牛斗(niú dòu)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斗志昂扬。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石房(shí fáng)的意思:指坚固耐用的房屋。
四更(sì gēng)的意思:指凌晨时分,即夜里三更之后的时刻。
正齐(zhèng qí)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举止端正。
- 注释
- 牛斗:牛宿和斗宿,中国古代星宿名,这里指夜空中的星星。
群木末:树梢聚集的地方。
鸟行:鸟群飞行。
横截:横着穿过。
路盘:道路盘旋。
砌下:石阶之下。
穿竹:穿越竹林。
井在岩头:位于岩石顶端的井。
统潮:随着潮水涨落,这里可能指井水与海潮相连,随潮涨落。
海岸:海边。
四更:古代计时单位,大约凌晨1点到3点之间。
日出:太阳升起。
石房:用石头建造的房子。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花开季节。
任花烧:任由花朵像火焰一样盛开。
割得:舍弃,放弃。
繁华:繁华的世俗生活。
甘寂寥:甘愿处于寂静、人迹罕至之处。
- 翻译
- 牛宿与斗宿在树梢汇聚,群鸟飞过时横越众多山峰的腰部。
道路在石阶下方盘旋并穿越竹林,岩石上的井水也随潮汐涨落。
在海边凌晨四更时刻观赏日出,石筑的房屋在三月里任由花朵盛放如火。
因无法割舍尘世的繁华,难以在此等清静之地甘于寂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居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牛斗正齐群木末,鸟行横截众山腰。” 这两句以牛斗星象和鸟儿的飞翔为切入点,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界。牛斗是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之一,其位置在天空中呈现出犁牛形状;而群木末则是山林的边缘之处。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些自然元素,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
“路盘砌下兼穿竹,井在岩头亦统潮。”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这是一个被山环绕的小村庄或者庙宇,道路蜿蜒曲折,有如自然界中的一条生命线。而“兼穿竹”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邃而又清新的感觉。井在岩头,意味着水源丰富,而“亦统潮”则可能是指井水与天然的水系相连,展现了一个自然循环的和谐状态。
“海岸四更看日出,石房三月任花烧。”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情趣。诗人在海岸上守候着日出的奇景,而在石房中则是享受着春天花开的美好。这不仅仅是一种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宁静。
“未能割得繁华去,难向此中甘寂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种矛盾。虽然他渴望摆脱世俗的纷扰,但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这种简单而纯净生活方式的向往和依赖。这是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心路历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隐逸生活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内心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秀师影堂
阴阴古寺杉松下,记得长明一焰灯。
尽日看山人不会,影堂中是别来僧。
游歙州兴唐寺
山桥通绝境,到此忆天台。
竹里寻幽径,云边上古台。
鸟归残照出,钟断细泉来。
为爱澄溪月,因成隔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