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将花作带,舞衬柳垂腰。
-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生机,通过“绣带”这一形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类的艺术创作联系起来,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首句“天巧宁容觑”,以“天巧”形容大自然的精妙与神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是难以被完全理解和窥探的,充满了神秘与不可言说的魅力。接下来,“宁容觑”三字则强调了这种美的不可触及性,让人感受到一种既亲近又遥远的感觉。
第二句“春工岂待描”,直接点明了春天作为创造者的力量,它无需人为的描绘就能展现出勃勃生机与美丽。这里的“春工”不仅指春天本身,也暗含了自然界中生命循环与生长的力量,强调了自然之美是内在的、自发的,不需要外力的刻意雕琢。
后两句“绣将花作带,舞衬柳垂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春天的花朵比作绣带,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绿叶间绽放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绣制的一幅画卷。同时,将柳条的轻摆比作舞蹈,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柳条随风摇曳的姿态,也暗示了春天的活力与动态美。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静态的景物赋予了动态的生命力,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即自然之美与人类艺术创作之间的相互映照与激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其三秋
黄云亘郊野,农力今有功。
兹乃民之天,治理根其中。
我虽未及粒,已觉饥肠充。
田头父老过,击壤今岁丰。
自愧无寸积,坐享雍熙风。
秋成既如彼,况对菊与枫。
气澄天宇高,心寂尘累空。
木落山献体,波缩沙留踪。
遐兴何悠悠,迅景何匆匆。
俯仰田舍底,或能保初终。
入燕行
南风绿尽燕南草。一桁青山翠如扫。
骊珠昼擘沧海门,王气夜塞居庸道。
鱼龙万里入都会,澒洞合沓何扰扰。
黄金台边布衣客,拊髀激叹肝胆裂。
尘埃满面人不识,肮脏偃蹇虹蜺结。
九原唤起燕太子,一尊快与浇明月。
英雄岂以成败论,千古志士推奇节。
荆卿虽云事不就,气压咸阳与俱灭。
何如石晋割燕云,呼人作父为人臣。
偷生一时快一己,遂使王气南北分。
天王几度作降虏,祸乱衮衮开其源。
谁能倒挽析津水,与洗当时晋人耻。
昆崙直上寻田畴,漠漠丹霄跨箕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