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刘 慎 虚 归 取 宏 词 解 唐 /王 昌 龄 太 清 闻 海 鹤 ,游 子 引 乡 眄 。声 随 羽 仪 远 。势 与 归 云 便 。青 桂 春 再 荣 ,白 云 暮 来 变 。迁 飞 在 礼 仪 ,岂 复 泪 如 霰 。
- 翻译
- 在明净的天空下听到海边鹤鸣,远游的人被引得眺望起故乡。
鹤的叫声随着它高飞的羽翼远去,姿态悠然仿佛随归云一般自在。
春天里青绿的桂花再次繁茂,傍晚时分白云变幻莫测。
它们迁徙飞翔遵循自然的法则,哪里还会像离人那样泪如雨下。
- 注释
- 太清:指天空、太空,这里形容天空明净、高远。
海鹤:海边的鹤,常用来象征高洁或引发思乡之情。
游子:远离家乡在外的人。
乡眄:眄,看、望的意思,乡眄即眺望故乡。
羽仪:指鸟的羽毛和仪态,这里特指鹤展翅高飞的样子。
势:姿态、情势。
归云:归来的云,比喻思乡或归隐之心。
青桂:常绿的桂树,春季再次开花,象征生命力旺盛。
白云暮来变:傍晚时白云变化多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迁飞:迁移飞翔,这里指鹤随着季节迁徙。
礼仪:自然的规律或法则,这里暗指鹤的行为符合自然之道。
泪如霰:眼泪像雨点一样落下,形容极度悲伤。霰,小冰粒,这里比喻泪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苦情怀。开篇“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两句,通过听闻海边的鹤鸣声来表达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海鹤常象征着寂寞与离别,游子则是诗人心中的亲友或知己,他们即将踏上归途。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进一步描绘了鹤鸣声渐行渐远,与其翱翔的姿态相得益彰,似乎在诉说着他们离别时的壮阔景象。这里的“羽仪”指的是鹤的翅膀,而“归云便”则暗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归去之势。
接下来的“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变化和永恒的感慨。青桂在春天重现生机,而白云则在傍晚时分变幻,这些都是时间流逝与情感变迁的象征。
最后,“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即将离别之人的礼节相待,以及心中的不舍和哀伤。鹤的迁飞似乎遵循了一种自然或命运的规则,而“岂复泪如霰”则是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形容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深。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和行为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变化中寻求永恒的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双井敝庐之东得胜地一区长林巨麓危峰四环泉甘土肥可以结茅庵居是在寅山之颏命曰寅庵喜成四诗远寄鲁直可同魏都士人共和之·其一
一溪婉婉如平篆,四野青青似画图。
阮客放船迷洞府,化人携袂到清都。
山中安用名丞相,天下于今得广居。
我即其间构宫室,预愁帝梦有华胥。
送戴道人
懒将身世问穷通,邂逅僧轩一席同。
已叹故家如坠叶,可堪白发共飘蓬。
冥搜固出能言外,妙用都归指掌中。
咫尺京师莫辞远,有云何患不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