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过雁山三绝·其三天聪洞》
《再过雁山三绝·其三天聪洞》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重华疑到此山中,凿石疏岩达四聪

端为草茅世士,不教无路献孤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茅(cǎo máo)的意思: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比喻草木繁茂、蓬勃发展的景象。

孤忠(gū zhōng)的意思:孤独而忠诚

世士(shì shì)的意思: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四聪(sì cōng)的意思:形容人的五官聪明敏锐。

忧世(yōu shì)的意思:忧世指的是对世事悲观失望,对社会现状感到忧虑不安。

重华(zhòng huá)的意思:指重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再过雁山三绝(其三)天聪洞》。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雁山中的天聪洞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士精神的崇敬。

首句“重华疑到此山中”,以“重华”暗喻古代圣君,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神秘与神圣之感的联想,仿佛古代圣贤曾在此地留下足迹。接着,“凿石疏岩达四聪”一句,生动描绘了天聪洞的开辟过程,通过人工开凿岩石,使得洞穴通透,仿佛能听到四方的声音,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端为草茅忧世士,不教无路献孤忠。”这两句则转向对隐士精神的颂扬。诗人认为,天聪洞的存在,正是为了那些心忧天下、坚守正直之士提供了一个避世修行、表达忠诚之地,不让他们因为道路不通而无法展现自己的高尚情操。这种对隐逸文化的推崇,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描绘,更蕴含了对隐士精神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社会正义和道德坚守的深切关怀。通过天聪洞这一具体意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戏题止斋丛石

虽无壁立翠琅玕,聊当庭前犊鼻裈。

我亦闻之方伎者,众山皆大小为尊。

(0)

再和·其一

休将枘凿问方员,且引壶觞对圣贤。

鸿雁不宾沧海冻,梅花相伴笑年年。

(0)

悲昔游

昔吟梁父思泰山,又歌牛角悲其寒。

鲍徐英魄今何在,岭云关月何漫漫。

少强眼为伤时切,老大昏花心易急。

石岩题墨几秋风,人世功名杳无迹。

君不见汉千秋,唐马周,玄谈徒步皆公侯。

贾生竟止梁王傅,三世郎官虚白头。

风云自古虽伤偶,用舍何尝系能否。

但知信足任平生,计度不如多饮酒。

愿将梁父吟,变作杜宇之声音。

愿将牛角歌,转调紫芝弦玉琴。

五陵石马散黎轴,惟有箕山青到今。

(0)

送曾公衮赴宣幕

当年枳棘蕴飞凰,遗爱犹存蔽芾棠。

秋水红蕖新幕府,春风绿草旧池塘。

芝生瑶圃三重秀,玉出蓝田一尺长。

去去宣城勿留滞,谢家勋业待诸郎。

(0)

送吴坚白归朱阳

自愧亦何得,高人辱远寻。

联床经日久,看月每更深。

几点忧时泪,百年为道心。

明朝分袂去,谁更是知音。

(0)

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袖而示余因次其韵·其二

迩来三五年,处处罹过兵。

谁能宴龙山,无复游彭城。

今兹九日至,正尔百感生。

仰天破帽落,失笑还自惊。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