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音观老请赞》
《观音观老请赞》全文
宋 / 释妙伦   形式: 赞  押[皓]韵

眼无筋,头无脑。是个非个并除,佛兮魔兮俱扫。

须弥山折箸挑来,眉毛悬挂恰好

是谁识他,观音长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yīnguānlǎoqǐngzàn
sòng / shìmiàolún

yǎnjīntóunǎo

shìfēibìngchúsǎo

shānzhézhùtáoláiméimáoshàngxuánguàqiàhǎo

shìshuíshíguānyīnchánglǎ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老(zhǎng lǎo)的意思:长者就像父亲一样对待,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观音(guān yīn)的意思: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代表着慈悲和智慧。在成语中,观音常常指代善良、慈悲心肠的人。

眉毛(méi máo)的意思:指眉毛的形状、颜色等,也可引申为人的神态、情绪或气质。

恰好(qià hǎo)的意思:正好符合预期或需要

须弥(xū mí)的意思:形容庞大无边的样子。

悬挂(xuán guà)的意思:指物体被吊挂或悬挂在空中。

须弥山(xū mí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极高或庞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妙伦所作的《观音观老请赞》。诗中以独特的象征和夸张手法描绘了观音菩萨的形象。"眼无筋,头无脑"看似贬低,实则暗示观音的超然智慧,眼中无分别心,头脑不执着于世俗。"是个非个并除,佛兮魔兮俱扫"表达观音能超越善恶对立,普度众生的慈悲与平等。"须弥山折箸挑来,眉毛上悬挂恰好"运用奇特的想象,形容观音的威严与庄重,即使举重若轻,也恰到好处。最后以"是谁识他,观音长老"点出主题,强调唯有修行者如观音长老般才能真正理解其深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观音菩萨的智慧、慈悲和超凡形象,体现了佛教中对观音的崇敬和赞美。

作者介绍

释妙伦
朝代:宋

释妙伦(一二○一~一二六一),号断桥,俗姓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松山人,又号松山子。年十八,依其叔永嘉广慈院宗嗣论禅师出家,即剃发投礼。不满一年行脚,首见谷源道于瑞岩,次年谒灵隐。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初住台州瑞峰祇园禅寺。十年(一二五○),迁瑞岩净土禅寺。后迁天台国清教忠禅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迁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景定二年卒,年六十一。有文宝等编《断桥妙伦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行状》。
猜你喜欢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九十一

对人时累足,闭目不观空。

偶起探晴岳,携筇过寺东。

古松摇涧底,怪石出云中。

多少住山事,茫茫逐异同。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九

黄叶纷纷坠,白云片片飞。

只闻辞社燕,不见捣寒衣。

世故山城远,清秋霜露微。

野人无感激,寂寞掩柴扉。

(0)

病中三首·其二

俯仰成辜负,思量总惘然。

博山临别语,寝室抚膺年。

举目看朝菌,遐心托杜鹃。

老成匏落尽,遮莫误先传。

(0)

初春送山燄监寺之西安

出山何所适,百二秦关长。

旅次谋晨夕,春寒慎俶装。

垂鞭堤柳短,中食客途忙。

宝殿赖经始,倚门夏日长。

(0)

刘莘叟携其子二人孙四人入山有诗见赠而韵四出予即依其格答之盖诗取见情不必区区也

别驾刘莘老,遥来看老僧。

言真无巧拙,情至少逢迎。

话我似弥勒,谁当辨浊清。

多携孙若子,相视笑亭亭。

(0)

送尘异归省

宁亲为令子,何以慰而师。

万里干戈日,三冬霜雪时。

入关逢旧识,出岭数新诗。

予老无人侍,言归莫过期。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