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留守王公喜春》
《次韵留守王公喜春》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午窗垆火不应残,春许花期特地宽。

塞雁初惊池藻暖,谷莺犹怯井梧寒。

未须园里幽寻去,且更楼前远望看

四牡行春何日,亦闻钟鼓满城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更楼(gēng lóu)的意思:指修整房屋、楼房,使之更加美观、高大。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花期(huā qī)的意思:花期指花朵盛开的时间段,也用来形容事物发展、达到高峰的阶段。

塞雁(sāi yàn)的意思:指在边塞地区迁徙的大雁,比喻远离家乡、流离失所。

特地(tè dì)的意思:特意、特别地

望看(wàng kàn)的意思:指远远地看着,不能亲近、接触或实现。

行春(xí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行走在田野间,欣赏春天的景色。

远望(yuǎn wàng)的意思:远远地望着远方。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注释
垆火:炉火,这里指室内取暖的火源。
花期:开花的季节或时间。
塞雁:北方寒冷地区的雁鸟。
谷莺:山谷中的莺鸟。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可能象征着清凉或季节变化。
幽寻:在隐蔽或宁静的地方寻找。
四牡:古代驾车的四匹骏马,象征力量和尊贵。
钟鼓:古代报时或庆祝的乐器,象征欢乐和庆典。
翻译
午后的窗边炉火并未减弱,春天对花开的期限特意放宽。
塞外的大雁刚察觉到池塘水草的温暖,山谷中的黄莺仍畏惧井边梧桐的凉意。
不必急于在园中寻找幽静,暂且在楼前远眺欣赏。
骏马何时才能开始春天的巡游?全城也能听到钟鼓声,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留守王公喜春》。诗中,诗人描绘了春天午后的情景,炉火虽已微弱但仍残留着暖意,春天的到来让花期显得格外延长。塞外的大雁开始察觉到池塘水草的温暖,而山谷中的黄莺则对井边的梧桐仍感微寒,显示出早春的清新与生机。

诗人建议不必急于在园林深处寻找春色,而是可以悠闲地在楼前远眺,欣赏春光。他期待着四匹骏马在春天出行的那一天,那时城中的钟鼓声将充满欢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人们的喜悦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清平乐

繁华锦烂。已恨归期晚。翠减红稀莺似懒。

特地柔肠欲断。不堪尊酒频倾。恼人转转愁生。

□□□□□□,多情争似无情。

(0)

杨贵妃

倾国娇容启色荒,能移帝主堕三纲。

荔枝嚬笑虽甘美,马践嵬坡促命亡。

(0)

赠梅圣俞

黄鹄刷金衣,自言能远飞。

择侣异栖息,终年脩羽仪。

朝下玉池饮,暮宿霜桐枝。

徘徊且垂翼,会有秋风时。

(0)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其一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

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

寄谢伯牙子,何须钟子期。

(0)

木兰花慢·其八三潭印月

游船人散后,正蟾影、印寒湫。

看冷沁鲛眠,清宜兔浴,皓彩轻浮。扁舟。

泛天镜里,溯流光、澄碧浸明眸。

栖鹭空惊碧草,素鳞远避金钩。临流。万象涵秋。

怀渺渺、水悠悠。念汉皋遗佩,湘波步袜,空想仙游。

风收。翠奁乍启,度飞星、倒影入芳洲。

瑶瑟谁弹古怨,渚宫夜舞潜虬。

(0)

一枝春·其一

碧淡春姿,柳眠醒、似怯朝来酥雨。芳程乍数。

唤起探花情绪。东风尚浅,甚先有、翠娇红妩。

应自把、罗绮围春,占得画屏春聚。留连绣丛深处。

爱歌云袅袅,低随香缕。琼窗夜暖,试与细评新谱。

妆梅媚晚,料无那、弄颦佯妒。

还怕里、帘外笼莺,笑人醉语。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