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老悲方切,兰枯梦又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何 正 言 母 安 人 挽 诗 宋 /洪 咨 夔 凤 采 生 丹 穴 ,萤 光 聚 绛 帏 。两 登 黄 甲 去 ,一 佩 皂 囊 归 。萱 老 悲 方 切 ,兰 枯 梦 又 非 。青 山 秋 寂 历 ,客 泪 不 胜 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采生(cǎi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对事物的观察、研究,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
丹穴(dān xué)的意思:指人体重要穴位,也比喻重要的地方。
方切(fāng qiē)的意思:指正面切磋,互相商讨学问或技艺。
凤采(fèng cǎi)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黄甲(huáng jiǎ)的意思:指被黄色的甲胄所包裹的身体,比喻勇猛的战士或武装力量。
寂历(jì lì)的意思:指静止无声、寂静无声。
客泪(kè lèi)的意思:指客人离别时流的眼泪,表示客人离别时的伤感情绪。
两登(liǎng dēng)的意思:两次登上高峰,形容成功或成就非凡。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萤光(yí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皂囊(zào n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智慧、才能或学识的有限。
- 注释
- 凤采:凤凰的光彩。
丹穴:红色的洞穴,象征吉祥。
萤光:萤火虫的光芒。
绛帏:深红色的帷帐。
黄甲: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
皂囊:黑色书袋,古代官员上朝携带的文书袋。
萱老:萱草,古人用来象征母亲,这里指年迈的母亲。
悲方切:悲伤深切。
兰枯:兰花枯萎,象征哀愁或理想破灭。
梦又非:梦境不再如以往般美好。
青山:秋天的青山。
寂历:寂静冷清。
客泪:旅人的眼泪。
不胜挥:无法抑制,止不住。
- 翻译
- 凤凰的光彩诞生在红色的洞穴中,萤火虫的光芒聚集在深红的帷帐内。
两次登上科举的榜首离去,只带着黑色书袋归来。
萱草老去悲伤更深,兰花枯萎梦境不再真实。
秋天的青山格外寂静,旅人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为悼念何正言的母亲所作的挽诗。诗中以凤凰和萤火虫的形象开篇,象征着母亲的高贵品质和生命之光。"两登黄甲去"暗指母亲曾两次经历人生的辉煌时刻,而"一佩皂囊归"则暗示了她的离世,皂囊通常与丧事相关。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母亲衰老和离世的深深哀伤,"萱老悲方切"中的萱草常常用来比喻母亲,这里更显悲凉。"兰枯梦又非"进一步渲染了梦境的破碎和现实的残酷。最后,诗人描绘了秋天的青山,寂静而凄凉,自己的泪水难以抑制,表达了无尽的哀思。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亡母的深情怀念和哀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薄幸
桂轮香满。送寒色、轻风剪剪。
又还是、幽窗人静,梅影参差初转。
念少年孤负芳音,多时不见文君面。
漫快泻琼舟,浓熏宝鸭,终是心情差懒。
谩就枕,浑无寐,□听彻、天边飞雁。
闲愁消万缕,如何消遣。绣衾□忆鸳鸯暖。
细思量、遍倚屏山,挑尽琴心,谁识相思怨。
休文瘦损,陡觉频移带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