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匠(bān jiàng)的意思:指技艺高超的工匠,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工作上非常熟练。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春气(chūn qì)的意思:指春天的气息或氛围,形容春天的景象或气候。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断木(duàn mù)的意思:砍断树木。比喻消除障碍,解决困难。
高才(gāo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高超。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旧学(jiù xué)的意思:指过时、陈旧的学说或学派。
纤鳞(xiān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极为细小、丰富。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游水(yóu shuǐ)的意思:指游泳或在水中嬉戏玩耍。
自奋(zì fèn)的意思:
(1).自我奋发而欲有所为;自勉。《汉书·常惠传》:“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 栘中 监 苏武 使 匈奴 ,并见拘留十餘年。”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若朝廷不待有功,例皆进秩,则诸将骄堕,谁復自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宗室应试之始》:“自此朱邸诸侯,始以清流自奋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士生圣朝,牢落不偶者宜自奋已。”
(2).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列子·说符》:“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 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3).各自奋勇。 宋 叶适 《上西府书》:“夫以 江 淮 之弱而兼西北之强,鼓思退之卒,而战自奋之兵,轻腹心之忠而乐简策之諛,求駑駘於千里,抱鼠璞以待价。此智士所以寒心。”
(4).自己拼命用力。《后汉书·董卓传》:“ 孚 语毕辞去, 卓 起送至閤,以手抚其背, 孚 因出刀刺之,不中。 卓 自奋得免,急呼左右执杀之。”《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遂经其颈於树枝,自奋絶脰而死。” 胡三省 注:“自奋,自奋起而还掷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日景色时的复杂心情。首句“濛濛春气扑晴霄”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清晨的朦胧景象,春气轻拂,仿佛能触及晴朗的天空,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着,“游水登山望泬寥”一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游水登山,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探索。这里的“泬寥”形容的是天空的辽阔无垠,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空旷与孤独。
“旧学已荒三岁懒”表明诗人对于过去所学知识的遗忘以及长时间的懒散状态,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的情绪。“故乡何处一身遥”则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距离感,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接下来的“沈沟断木思班匠,吹沫纤鳞待晚潮”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沉入沟中的断木让人想起工匠的辛劳,而等待晚潮的鱼儿则象征着期待与希望。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最后,“君有高才当自奋,不应先我问耕樵”则是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并未充分发挥,希望友人能够珍惜才华,积极进取,不应过早地考虑退隐或从事农耕之事。这既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友情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阆风舒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见示竹帘诗戏作问答二首·其二
何物非可怜,聿向翁户设。
翁好诗更佳,萧然得三绝。
他家少年丛,徒尔歌舞热。
正如阅优场,未久意先辍。
翁今一室老,高卧百念灭。
汤炉松林风,纸帐梅花雪。
时时有佳客,文字送日月。
社日城南山作
社日年年雨,江花处处春。
渐成垂白老,不见踏青人。
榆柳边声杂,龙蛇岁事新。
端来近城郭,犹自厌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