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本兵苏舜泽公·其八》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边疆的军事活动与地理特征,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战争的紧张氛围。诗人通过“会猎”、“高阙道”、“烧荒”、“单于台”等词汇,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边防场景,展现了古代边疆的军事生活和地理环境。
“会猎常过高阙道”,意味着军队在进行大规模狩猎时,经常要穿越险峻的山道,暗示了军事行动的艰难与危险。同时,“高阙道”也象征着边疆的险要地形,增加了军事行动的挑战性。
“烧荒独上单于台”,则描述了军队在进行军事演练或准备时,独自登上单于台进行训练的情景。单于台可能是指古代北方民族的祭坛或瞭望台,这里用以象征军事指挥中心或战略高地,强调了军队对边防的重视和准备的充分。
“王庭已徙逾南幕”,说明王庭(即君主的居所)已经迁移到了南方边界,暗示了边疆局势的变化,以及朝廷对边防的调整和重视。这句诗反映了古代边疆防御体系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精细健儿刺探来”,则表达了对勇敢士兵的赞美,他们通过精细的侦察工作,为军队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这不仅体现了士兵的英勇和智慧,也反映了古代军事策略中情报收集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历史背景的融入,展现了古代边疆军事生活的壮阔与复杂,以及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刻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
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
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御之江东
迁客投百越,穷阴淮海凝。
中原驰困兽,万里栖饥鹰。
寂寂连宇下,爱君心自弘。
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
发后望烟水,相思劳寝兴。
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
此去尔何恨,近名予未能。
炉峰若便道,为访东林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