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海(běi hǎi)的意思:指北方的大海,也可比喻辽阔广大的地方。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动地(dòng dì)的意思:形容某种情感或行为非常激烈,使人感到震动、动容。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龙堆(lóng duī)的意思:指龙的堆积,形容众多的龙聚集在一起。
明君(míng jūn)的意思:指明智、明理、有德行的君主。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阴风(yīn fēng)的意思:指不吉利的风光或预兆。
- 注释
- 北海:指北方的海域或沙漠地带。
阴风:寒冷刺骨的风。
动地来:强烈到震动大地。
明君祠:纪念英勇君主的祠堂。
龙堆:形容战场或墓地。
髑髅:死者的头骨,这里指战场遗骸。
长城卒:守卫长城的士兵。
日暮:傍晚时分。
沙场:战场。
飞作灰:被风吹散成为尘土。
- 翻译
- 北海的寒风吹得大地颤抖,我站在明君祠上眺望那片龙堆。
那些白骨都是守卫长城的士兵,他们在日落时分的战场上化为尘埃。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景象和军事生活的诗句,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苍凉的情怀。
“北海阴风动地来”,北海指的是今蒙古及内蒙一带,这里的“阴风”给人以凛冽荒凉之感,“动地来”则透露出一种力量强大而不可阻挡的感觉,彷彿能够听见那遥远地方传来的战鼓声。
“明君祠上望龙堆”,这里的“明君”多指军中主将或边塞之主,他站在祭坛之上(祠),向着那遥远的“龙堆”眺望。龙堆常被用来比喻雄伟的建筑或者高大宏伟的自然景观,通过这位明君的目光,我们仿佛能感受到他对疆土安全和部下安危深切的关怀。
接下来的“髑髅皆是长城卒”,则是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髑髅”指的是白骨,这里特指战死沙场的士兵遗骸。他们曾经是建造和守卫长城的忠诚之辈,然而如今只剩下冰冷的白骨,令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情与战争的残酷。
最后,“日暮沙场飞作灰”,诗人描绘了夕阳下的战场,士兵们的遗体在风中被吹散,化为尘埃。这一幕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战争的毁灭性,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与无力感。
这段诗通过对边塞景色、军事生活以及战死将士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国防、忠诚乃至生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简康侄求先君石山
见好山如见高人,遁世冀茧清净身。
见拳石如接佳友,手摩挲爱逾琼玖。
我生嗜好不有冗长物,寓意萧閒祇在青山并怪石。
往年都梁得灵壁,名以催诗延座侧。
去载还自嶓冢江,女娲溪头才落帆。
山灵见知情不凡,乞我清波一块川墨涂巉岩。
屏山嵯峨高云衢,五亩下著吾侬居。
窗扉面面挹山色,真山假山互崷崒。
旧藏英道数峰碧,怪怪奇奇总拈出。
一丘一壑在胸臆,烟云尽向空斋集。
君家一峰良可惜,埋没庭除沙土蚀。
尚思阿翁存手泽,何不遣归慰岑寂。
楚人亡弓楚人得,在彼在此理则一。
小诗代简言从容,子心坦荡讵执违与从。
傥令长须勤送似,待予大书特书榜曰飞来峰。
《简康侄求先君石山》【宋·刘学箕】见好山如见高人,遁世冀茧清净身。见拳石如接佳友,手摩挲爱逾琼玖。我生嗜好不有冗长物,寓意萧閒祇在青山并怪石。往年都梁得灵壁,名以催诗延座侧。去载还自嶓冢江,女娲溪头才落帆。山灵见知情不凡,乞我清波一块川墨涂巉岩。屏山嵯峨高云衢,五亩下著吾侬居。窗扉面面挹山色,真山假山互崷崒。旧藏英道数峰碧,怪怪奇奇总拈出。一丘一壑在胸臆,烟云尽向空斋集。君家一峰良可惜,埋没庭除沙土蚀。尚思阿翁存手泽,何不遣归慰岑寂。楚人亡弓楚人得,在彼在此理则一。小诗代简言从容,子心坦荡讵执违与从。傥令长须勤送似,待予大书特书榜曰飞来峰。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4567c68fefbc160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