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晨起送使病不行因过王十一馆居二首·其二》
《晨起送使病不行因过王十一馆居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密宇深房火炉,饭香鱼近中厨。

野人爱静仍耽寝,自问黄昏肯去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火炉(huǒ lú)的意思:火炉是指炉内燃烧旺盛的火焰,比喻工作、学习等场合的繁忙和热烈。

近中(jìn zhōng)的意思:接近中心或中央。

深房(shēn fáng)的意思:指不容易进入或逃离的险要之地。

香鱼(xiāng yú)的意思:形容事物香味扑鼻,非常美味。

小火(xiǎo huǒ)的意思:指情绪或态度温和、不激烈,不急躁,不冲动。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中厨(zhōng chú)的意思:指中饭厨房,比喻家庭生活安定、和睦。

自问(zì wèn)的意思:自己问自己,自我审问

注释
密宇:紧凑的屋舍。
深房:深处的房间。
小火炉:小型的取暖或烹饪用的炉子。
饭香鱼熟:米饭和煮熟的鱼的香气。
野人:山野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有避世之意。
爱静:喜欢安静的环境。
耽寝:沉溺于睡眠,喜欢躺着休息。
黄昏:傍晚时分。
肯去无:是否愿意离开。
翻译
在紧凑的屋舍深处有一个小火炉,米饭和鱼的香味靠近厨房渐渐浓郁。
我这山野之人喜爱安静又贪恋睡眠,反问自己是否愿意在黄昏时分离开这里。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密宇深房小火炉"表达了一个温馨而封闭的空间,让人联想到冬日里取暖的小火炉,也隐含着对家园的依恋和向往。"饭香鱼熟近中厨"则是这种生活细节的进一步描绘,通过美食的香气来渲染氛围,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享受与满足。

接下来的"野人爱静仍耽寝"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以及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自问黄昏肯去无"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在考虑是否要外出,但最终似乎是选择留在家中,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对于平淡生活的珍惜和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追求,以及他对自然与家园深厚的情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归朝欢·无限神光常围簇

无限神光常围簇。
瑞霭祥云盈满目。
青鸾赤凤舞仙宫。
不投尘世栖凡竹。
性珠明九曲。
静中炼金并炼玉。
做生涯、坐观浮世,几度黄河绿。
天女天男天衣禄。
仙语仙言仙禀覆。
谢天谢地谢神祗,免教玉性拖泥漉。
圣真常照烛。
不亏功行丹渐熟。
透晴空、太玄之外,无宠还无辱。

(0)

行香子·做修行

做修行,须体究。
把握灵源,莫遣丹砂漏。
此个功夫世罕有。
内得神全,外得身长寿。
辨冲和,明交媾。
玉液琼浆,吞咽三光秀。
上下循环通九九。
撞过天门,永作烟霞友。

(0)

行香子·白莲池

白莲池,金液沼。
龙戏明珠,紫雾常围绕。
虎撞群羊山下闹。
惊起白牛,九曲江边跳。
赤鸾飞,朱凤啸。
海底婴儿,抱定龟蛇笑。
长就黄芽通节要。
阴里生阳,几个人知道。

(0)

江神子 进道

神光涌涌透穹苍。
凑灵阳。
悟真常。
般运三车,都会聚明堂。
撞过天门归紫府,无衰老,免危亡。
寄身浮世效风狂。
性芬芳。
骨坚刚。
了了圆成,不假暗遮藏。
八表飞腾无挂碍,随万物,显圆方。

(0)

望蓬莱 示门人

修真子,物外细搜求。
既得出家须惜福,各增功行度春秋。
诸事一齐休。
持内照,心月按云头。
二物冲融成大药,三关流转旋添抽。
元海把根

(0)

满路花 赠三州五会善众

文山崇七宝,宁海涌金莲。
三光同照耀,玉华天。
能持平等,结果好因缘。
五方清邪致,和气盈盈,化成瑞霭祥烟。
吐仙花、四季新鲜。
光焰射云轩。
收藏天地髓,上朝元。
金婴玉姹,不语内传言。
万神皆伫听,都会龙祥,大金东土神仙。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