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部落(bù luò)的意思:指一个由多个家庭组成的社会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统。
豺狼(chái láng)的意思:指凶狠残忍的人或势力。
赤狄(chì dí)的意思:指原始部落的人民,也指未开化的人。
都护(dū hù)的意思:指古代边防将领,也用来比喻保护边疆或领导一方。
凌晨(líng chén)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时刻,即清晨的时候。
铭功(míng gōng)的意思:铭记功绩,永远怀念。
全师(quán shī)的意思:指全部师生或全部人员。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月旗(yuè qí)的意思:指在战场上,士兵们用月亮形状的旗帜,以表示军队的位置或标识。
杂虏(zá lǔ)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敌人或敌对势力。
日月旗(rì yuè qí)的意思:日月旗是一个象征着英勇和威严的旗帜,也用来形容气势恢宏、威风凛凛的场面。
- 注释
- 望湖关:地名,可能指某个战略要塞。
杂虏:泛指敌对民族或军队。
丧全师:全军覆没,损失殆尽。
鸟啄豺狼将:形容战场惨烈,鸟儿也来啄食敌人尸体。
铭功瘗死尸:铭记战功,掩埋死者,表达对牺牲者的尊重。
- 翻译
- 在望湖关下的战斗中,敌军全军覆没。
鸟儿啄食着残余的敌军将领,战争的痕迹深埋在沙土中,连日月旗也被掩盖。
牛羊四处逃窜,如同赤狄族的溃败,部落成员四散,像燕耆之地的离乱。
都护在黎明时分出发,清扫战场,埋葬阵亡者的遗体以示纪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塞战争的惨烈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化了战乱带来的毁灭性。诗人以沉郁顿挫的笔调,展现了战后荒凉的画面。
“望湖关下战,杂虏丧全师。”开篇即刻画出战争爆发的地点和残酷的情形。"望湖关"设定了边塞军事要冲之地,而"杂虏丧全师"则透露出了战斗双方都遭受了重创,战败的悲壮。
“鸟啄豺狼将,沙埋日月旗。”这里通过强烈的对比,展示战争后遗留下的尸骨被野兽啄食,连军旗也被风沙掩埋。"鸟啄豺狼将"形象凄厉,表现了战场上的生灵涂炭,而"沙埋日月旗"则是对战争毁灭性的隐喻。
“牛羊奔赤狄,部落散燕耆。”这两句描绘了战争导致的民众流离失所。"牛羊奔赤狄"可能暗示着边塞居民逃亡时连家畜都带不走的绝望,而"部落散燕耆"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乱对族群和社会结构的破坏。
“都护凌晨出,铭功瘗死尸。”最后两句是对战争英雄的哀悼。"都护凌晨出"可能指的是将领在清晨时分带领剩余部队冲出重围,而"铭功瘗死尸"则表达了即便战士们英勇作战,终究也难逃一死的悲凉。
诗中通过对战争后果的生动描绘,以及对生命尊严的强烈哀悼,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和平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入春屡作雪不见梅花仍用雪中韵作古诗悲之
寒花如古玉,未出屡遭刑。
幽魂欣冷石,怨入楚骚经。
置驿报花安,未晓心先听。
梦到讯不到,浇炙瘦园丁。
雪心胶蜡蒂,乱结如顽硎。
安得鹤膝枝,一洗龙脑腥。
扫室待天女,㓗水贮空瓶。
枕上见罗浮,诸仙门反扃。
菊格与兰韵,于汝犹鹡鸰。
纷纷缛桃李,奚啻渭与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