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抱屈(bào qū)的意思:抱怨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或冤屈。
波罗(bō luó)的意思:形容物体或情况摇摆不定、不稳定。
不实(bù shí)的意思:不真实,不实际,不切实际
出手(chū shǒu)的意思:指行动、动手。表示开始做某事或采取行动。
二九(èr jiǔ)的意思:指年龄二十九岁的人。
九二(jiǔ èr)的意思:指九月二日,也用来形容时间很短暂。
篱头(lí tóu)的意思:指处于两个困境之间,无法抉择或无法取舍的境地。
摩诃(mó hē)的意思:指巨大、伟大、广大等意义,也可表示庄严、威严。
屈膝(qū xī)的意思:屈服,低头认输
三九(sān jiǔ)的意思:指冬季寒冷的天气。
释迦(shì jiā)的意思:指佛陀释迦牟尼,也用来比喻智慧卓越、悟性高超。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一九(yī jiǔ)的意思:指不负责任、敷衍了事、马虎草率的态度。
波罗蜜(bō luó mì)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虚伪,表面光鲜而内心阴暗。
-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数字和日常情境为喻,寓含深刻的佛法教义。"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可能象征着修行者在初遇佛法时的谨慎态度,不愿轻易触及。"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则描绘出冬日寒风中觱篥(古代的一种管乐器)的声音,暗示了修行环境的清冷与寂静。
"翻忆小释迦,双手抱屈膝",借佛陀的形象,表达对智慧的追寻和谦卑的姿态。"知不知,实不实",是禅宗中常有的问答形式,意在启发思考,质疑表面的认知,追求真理的实质。最后四句"摩诃般若波罗蜜",直指大智慧(般若)和觉悟(波罗蜜),是佛教修行的核心目标。
整体来看,这首诗简洁明快,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和禅修体验,传达了佛学中的智慧与修行之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诗史堂观少陵画像
万丈光芒笔有神,两眉犹带旧酸辛。
残杯不复随肥马,剩馥端能丐后人。
夔子江头吟处景,杜鹃声里拜时身。
敬瞻遗像观诗史,一酹云安曲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