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定山寺·其一》
《题定山寺·其一》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蹇驴入定山寺,古屋贮月松风清

止闻挂塔一铃语不见撞钟千指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风清(fēng qīng)的意思:形容风景明亮清爽,没有杂物。

蹇驴(jiǎn lǘ)的意思:形容人愚笨或者行动迟缓。

铃语(líng yǔ)的意思:铃语是指寓意深远、言辞精练的语言表达,类似于铃声的响亮和清脆。

千指(qiān zhǐ)的意思:形容人们众多、数量繁多。

入定(rù dì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撞钟(zhuà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如同敲打钟声一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探访定山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庄严。首句“蹇驴夜入定山寺”,以“蹇驴”这一形象,生动地勾勒出诗人夜行至寺庙的情境,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探索的执着。接着,“古屋贮月松风清”一句,将画面转向寺庙内部,通过“贮月”和“松风清”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仿佛月光与松风共同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寺庙。

“止闻挂塔一铃语,不见撞钟千指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寂静之美。铃声的“一”与“千指”的“千”,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强调了铃声的单一与清晰,另一方面则暗示了寺庙在夜晚的沉寂,只有铃声作为唯一的声响,打破了夜的寂静。这样的描写不仅表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定山寺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宗教精神的双重追求,以及在静谧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渴望。通过“古屋”、“月”、“松风”、“铃语”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庄严。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里翁张虑斋八帙二首·其二

常将沆瀣当朝餐,矍铄风神世所难。

走马自轻飞鞚远,看花犹剧蹋歌欢。

青葱日长堂前树,郁烈春芳泽畔兰。

欲向仙台占寿纪,不知渤澥几时乾。

(0)

哭贾德修司马二首·其一

几日哀音发峄州,伤心千绪泪双流。

那知渭水燕飞地,正是辽城鹤化秋。

幕府勋名留赵魏,词垣文赋拟枚邹。

可怜一片长安月,犹照当时旧酒楼。

(0)

送李榕厓谏议册封荆藩便道省觐

方怀谏草侍螭头,复捧桐圭问鹢舟。

五色春云天上节,一帆明月水边楼。

丰城剑合双龙气,银汉槎悬万里秋。

归向高堂行庆酒,承欢最羡锦衣游。

(0)

送秦舜峰中丞出镇南赣

词林早日侍甘泉,幕府勋名起少年。

大国提封连瘴海,中丞使节护楼船。

秋声夜渡三江雨,兵气晴销百越烟。

此别不须频伫想,油幢几日欲朝天。

(0)

寄怀朱廷平可大兼讯于泽州子冲入觐

归来无日不思君,画省风流久未闻。

上苑鸿声愁处听,长亭春草醉时分。

双龙自合天边气,五马遥停塞上云。

莫问同时旧年少,已从樵牧隔人群。

(0)

东园牡丹小会四首·其二

园林刚半亩,木药满亭台。

向日朝犹敛,迎风夜尽开。

酒从新岁待,客是隔城来。

俗杀平章第,朱门锁绣堆。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