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其二》全文
- 翻译
- 络石上覆盖的寒冷植物在涧底清晰可见,春天来临,绿色蔓延到小山丘上。
谁能再次写下《平泉记》这样的篇章,来分辨哪些是芸草,哪些是兰花,它们像是兄弟一样生长。
- 注释
- 络石:一种攀缘植物,常见于山石间。
寒毛:形容植物在寒冷环境中的状态。
涧底:山涧底部。
峥嵘:形容山势或事物奇特不凡。
凭谁:依靠何人,询问谁有能力。
平泉记:古代文人雅士的园林著作,这里借指美好的园林记录。
芸兰:芸香和兰花,常用于比喻高雅的品格。
孰:哪个,疑问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络石寒毛涧底明"一句,通过对溪水清澈和石头上苔藓的描述,展现了初春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而"春来绿遍小峥嵘"则透露出随着春天的到来,小山丘也被新生的绿色覆盖,显示出大自然的勃发生长。
接下来的两句"凭谁再续平泉记,为定芸兰孰弟兄",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于友情或亲情的渴望。这里所说的"平泉记"可能是指某种记录或者回忆,而"芸兰"常用来比喻朋友或兄弟,诗人在询问谁能与他一起重温那些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友谊深厚情感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