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遗别坞,十亩乱云边。
断崖撑阁迥,飞瀑挂亭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逸之地,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宁静之感。开篇“何年遗别坞,十亩乱云边”以疑问和想象的手法,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隐匿于云雾缭绕中的小村庄,给人以神秘而幽静的印象。接着,“五柳长垂碧,双松对草玄”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翠绿的柳树和挺立的松树,展现了别业周围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文人雅士的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
“断崖撑阁迥,飞瀑挂亭偏”则进一步描绘了别业环境的壮丽与独特,断崖高耸,阁楼独立于其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飞流直下的瀑布,与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增添了动感与气势。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巧妙融合。
最后,“满目忘机客,花时数放船”表达了在此地,无论是常驻的居民还是偶尔来访的客人,都能暂时放下世俗的纷扰,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花季时分,乘船游赏,更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洞府人寰此最佳,当年空自费青鞋。
麾幢旖旎悬仙伏,台殿高低接纬阶。
天巧固应非斧凿,化工无乃太安排?
欲将点瑟携童冠,就揽春云结小齐。
浦之湾,其白漫漫。彼美君子,在水之盘。
湾之浦,其白瀰瀰。彼美君子,在水之涘。
云之溶溶,于湾之湄。君子于处,民以为期。
云之油油,于湾之委。君子于兴,施及四海。
白湾之渚,于游以处。彼美君子兮,可以容与。
白湾之洋,于濯以湘。彼美君子兮,可以徜徉。
宝塔高十层,巍峨天主堂。
蹇人欲上天,引手能扶将。
指挥十字架,闪闪碧眼光。
土人手执棰,驱之如虎狼。
苏州大都会,新辟通商场。
蜃气嘘作楼,马鬣化为墙。
行有女欧丝,条条出空桑。
载我金钱去,百帆复千箱。
我奉大府檄,奔走吴之江。
一月三往来,往来趁夜航。
彼酋领事官,时时从商量。
喜则轩眉笑,怒或虬髯张。
岂免斗唇舌,时复摅肝肠。
世人别颜色,或白亦或黄。
黑奴汝所知,汝曾至南荒。
昔有女王国,曾封亲魏王。
文身易断发,鳞介被冠裳。
自我竖降幡,亦附强国强。
汝弟捧地球,手指海中央。
区区黑子大,胡为战则赢?
汝母口诵经,佛国今何方?
如何伏魔者,怒目无金刚?
聪明汝胜母,书付汝参详。
慎勿给人看,看则疑荒唐。
《寄女·其三》【清·黄遵宪】宝塔高十层,巍峨天主堂。蹇人欲上天,引手能扶将。指挥十字架,闪闪碧眼光。土人手执棰,驱之如虎狼。苏州大都会,新辟通商场。蜃气嘘作楼,马鬣化为墙。行有女欧丝,条条出空桑。载我金钱去,百帆复千箱。我奉大府檄,奔走吴之江。一月三往来,往来趁夜航。彼酋领事官,时时从商量。喜则轩眉笑,怒或虬髯张。岂免斗唇舌,时复摅肝肠。世人别颜色,或白亦或黄。黑奴汝所知,汝曾至南荒。昔有女王国,曾封亲魏王。文身易断发,鳞介被冠裳。自我竖降幡,亦附强国强。汝弟捧地球,手指海中央。区区黑子大,胡为战则赢?汝母口诵经,佛国今何方?如何伏魔者,怒目无金刚?聪明汝胜母,书付汝参详。慎勿给人看,看则疑荒唐。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2967c67636462a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