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鸮有感》
《闻鸮有感》全文
明 / 卢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鸱鸮夜入禁垣鸣,阿阁鸾凰不听声。

感我正兴家国念,寒梅唤尽到天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阁(ā gé)的意思:形容人言谈轻浮、不严肃。

不听(bù tīng)的意思:不听指的是不听从劝告或建议,不接受教导。

鸱鸮(chī xiāo)的意思:形容人心险恶,狡诈狠毒

寒梅(hán méi)的意思:形容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够保持傲然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家国(jiā guó)的意思:指家庭和国家。表示对家庭和国家的热爱、忠诚和责任感。

禁垣(jìn yuán)的意思:禁止人们接近的围墙或边界。

鸾凰(luán huáng)的意思:形容男女配偶关系和谐美好。

入禁(rù jìn)的意思:指进入禁地或禁区。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听声(tīng shēng)的意思:倾听声音、留心聆听。

兴家(xīng jiā)的意思:指家庭兴旺富裕。

鉴赏

这首诗以“闻鸮有感”为题,由明代诗人卢祥所作。诗中描绘了鸱鸮在夜晚侵入皇宫,其叫声打破了阿阁鸾凰的宁静,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异样的情感。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庭深切的关怀与忧虑。

“鸱鸮夜入禁垣鸣”,开篇即以鸱鸮的夜鸣渲染出一种不寻常的氛围,禁垣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与封闭,而鸱鸮的鸣叫则打破了这种宁静,预示着某种不祥或警醒的到来。

“阿阁鸾凰不听声”,阿阁是皇宫中的建筑,鸾凰则是古代神话中的祥瑞之鸟,此处用以象征皇室的尊严与和谐。然而,鸱鸮的鸣叫却未能引起这些象征着皇家荣光的鸟儿的注意,暗示了某种被忽视或被隔绝的现实。

“感我正兴家国念”,诗人在此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他正在思考着国家与家庭的兴衰,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深深忧虑与关切。这不仅是个人的情感流露,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寒梅唤尽到天明”,寒梅作为冬季的象征,常被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里,寒梅的“唤尽”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着诗人对黎明前黑暗的坚持与期待。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鸱鸮的夜鸣,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虑,以及在困境中仍保持希望与坚持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卢祥
朝代:明

(1403—1468)明广东东莞人,字仲和。正统七年进士。授南京礼科给事中,多有论劾。以言事谪蒲州判官。天顺初擢礼科都给事中,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有守边功。以升迁为吏部所沮,遂归。有《行素集》。
猜你喜欢

师旷歌二首·其一玄鹤歌

宫筵肆兮哀弦拊,玄鹤降兮鸣且舞。

呼烟侣兮啸云友,谁能为此师旷子。

(0)

升天行二首·其一

九州非我居,我思游冥荒。

饰舆骖玉虬,乘气切天翔。

朝餐发匡庐,夕暮嵩华阳。

上谒帝座侧,回旗拂天昌。

牵牛击河鼓,织女方七襄。

(0)

拟乌生八九子

乌生八九子,八九子,馈饲两老鸟,乃在城墙高树头。

两老乌,拮据为巢,心中实毒荼,昼夜馈饲八九子。

八九子,长成各自飞,不来顾老鸟。

巢风雨,巢漂摇,今年有巢处,来年哺子何处所。

猛虎能食人,尚复有子之亲。

蝼蚁极细小,虫奉事长上礼若君臣。

何得朋友如路人。

上车逢所知,下车称别离,泪下如雨眼迷离。

来时不知南、不知北,我去何劳问东西。

车轮班班转,老乌飞飞啄赤苋。

(0)

竹西草堂

鹤城西南瑁湖曲,湖上森森万竿竹。

竹林西畔屋三间,六月清风洒冰玉。

林间一径曲当门,知君有意求多闻。

肩舆他日许直造,共倚东窗看绿云。

(0)

铜鼓行

楼船行,铜鼓鸣,和以横笛间丁宁。

空江深夜天宇澄,稀声要眇杂铿吰。

隐如仙乐度青冥,贵人中坐憺无营。

流星捷报前几程,徵丁索馈百里惊。

儿童喜闻铜鼓音,不知铜鼓伤予心。

(0)

访陈时雨不遇次刘文敷韵

童子应门语自真,锦囊何处觅阳春。

刘郎莫叹空归去,更有斜阳独坐人。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