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嵯峨里,神疏骨亦寒。
觉来谁共说,壁上自图看。
古翠松藏寺,春红杏湿坛。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怀念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梦境来表达自己对某个地方或某种情感的留恋和不舍。"梦绕嵯峨里,神疏骨亦寒"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游历于险峻幽深之地的情景,那里的气氛如此清冷,以至于连精神都似乎被侵袭,使得身体也感受到寒意。这里的"嵯峨里"可能是指庐岳,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接下来的"觉来谁共说,壁上自图看"则是梦醒后的感慨。梦中所见所历,清晨之后皆成空幻,没人能与之共同回味,只好自己在墙上绘制图画以供怀念。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古翠松藏寺,春红杏湿坛"两句则描写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古翠松"意味着岁月悠久的青翠之树,它们似乎在守护着某个古老的秘密;而"春红杏湿坛"则是春天里,杏花盛开,花瓣轻轻落在寺庙的祭坛上,带来一丝春意和生机。这里的景象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生命力。
最后的"归心几时遂,日向渐衰残"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去之路的渴望以及时间流逝的无奈。"归心"指的是想要回到某个地方或状态的心情,而"几时遂"则是在询问何时能够实现这个愿望。"日向渐衰残"则是表达了白昼的时间在不断流失,太阳越来越低挂,意味着一天又即将过去,诗人的归心却仍未得到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