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出家修行的场景,以及对僧侣形象的刻画。首句“曾见升坛落发时”,以“曾见”二字开篇,暗示诗人对僧人出家仪式的回忆,通过“升坛落发”这一传统佛教仪式,展现了僧人舍弃俗世生活、追求精神解脱的决心。接着,“伽黎衣冷影离离”一句,通过“伽黎衣”(僧袍)和“冷影离离”(孤单的身影),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庄重的氛围,突出了僧人的孤独与坚定。
“少年同队修禅者”一句,将镜头转向一群年轻的僧侣,他们一同修行,共同探索佛法的奥义,体现了僧团内部的和谐与共进。最后,“秋水莲中玉一枝”以“秋水”比喻清澈的内心世界,“莲中玉一枝”则象征着僧人如同莲花中的一枝美玉,纯洁无瑕,超凡脱俗。这一形象不仅赞美了僧人的高洁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出家仪式的回忆和对僧侣形象的描绘,既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庄严与神圣,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十八日驻跸鸡鸣山之沙城出营閒游
清跸驻沙城,玉帐淩高丘。
团营百里静,日已明戈矛。
田家惜筋力,禾黍尚未收。
盲飙吹沙尘,泱漭烟云浮。
晚景风稍定,天宇澄素秋。
辕门得随步,延目遂夷犹。
近瞩鸡峰秀,净见浑河流。
去适山水情,返值公与侯。
撝诃盛驺从,意气赫道周。
古来说良将,不贻明主忧。
岂伊重高爵,激烈著嘉谋。
裹革志何壮,据鞍心未休。
一身岂复惜,百代声名留。
迟回白日下,欲言无与酬。
俛仰气益奋,把笔试欲投。
拔剑坐深夜,寒光冲斗牛。
何当一搴旗,兵气扫旄头。
归悬藁街邸,歌舞颂皇猷。
铭功在彝鼎,彼哉不怀羞。
《二十八日驻跸鸡鸣山之沙城出营閒游》【明·李时勉】清跸驻沙城,玉帐淩高丘。团营百里静,日已明戈矛。田家惜筋力,禾黍尚未收。盲飙吹沙尘,泱漭烟云浮。晚景风稍定,天宇澄素秋。辕门得随步,延目遂夷犹。近瞩鸡峰秀,净见浑河流。去适山水情,返值公与侯。撝诃盛驺从,意气赫道周。古来说良将,不贻明主忧。岂伊重高爵,激烈著嘉谋。裹革志何壮,据鞍心未休。一身岂复惜,百代声名留。迟回白日下,欲言无与酬。俛仰气益奋,把笔试欲投。拔剑坐深夜,寒光冲斗牛。何当一搴旗,兵气扫旄头。归悬藁街邸,歌舞颂皇猷。铭功在彝鼎,彼哉不怀羞。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8467c6d86762f98415.html
水龙吟.寿建安少傅
一星南极辉光,每年腊节明朝见。
黄封赐酒,翠盘仙脯,画堂张宴。
济济嘉宾,谋谟耆老,文章英彦。
想从初独禀,武夷之秀,金榜登高选。
早侍九华春殿,彩毫挥、五云腾绚。
驱驰扈从,东征北讨,马蹄行遍。
身仕三朝,手调金鼎,芳名驰远。
愿长年佐辅,皇恩帝德,百寮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