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之粤东》
《送友之粤东》全文
清 / 博尔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相送粤东去,深怜客舍寒。

秋风木叶,忆尔下南安。

马首千里,猿声十八滩。

扶胥海口过,眼界倍教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扶胥(fú xū)的意思:扶助、支持

海口(hǎi kǒu)的意思:指人说话时故意不把话说完整,让人猜测其意思。

客舍(kè shè)的意思:指待客之处,旅客住宿的地方。

口过(kǒu guò)的意思:指言辞过激,言语过度,说话过分冲动。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眼界(yǎn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见识、知识范围或思维方式。

粤东(yuè dōng)的意思:指广东省东部地区,也可泛指广东地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前往粤东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离愁。首句“相送粤东去”,简洁明了地交代了事件的核心——送别友人前往遥远的粤东地区。接着,“深怜客舍寒”一句,通过“深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住宿条件简陋的忧虑。

“秋风摧木叶”描绘了一幅秋日萧瑟的画面,落叶随风飘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旅途艰难的隐喻。接下来,“忆尔下南安”一句,直接点明了友人的目的地,南安,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地方,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友人此行的牵挂与担忧。

“马首五千里”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友人行程的遥远与艰苦,五千里之遥,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距离,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而“猿声十八滩”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与孤独,猿猴的哀鸣在十八个险滩之间回荡,仿佛是友人心中无尽的忧伤与不安。

最后,“扶胥海口过,眼界倍教宽”两句,既是对友人即将穿越扶胥海口这一壮丽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友人未来生活视野的祝福与期待。扶胥海口作为广东的重要海港,象征着广阔的海洋与无限的可能性,预示着友人未来的旅程将更加丰富多彩,眼界也将更加开阔。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博尔都
朝代:清

(1649—1708)清宗室,字问亭,号皋渔父。袭封三等辅国将军。后因故追削爵。与刘献廷、石涛交往。工诗画。有《问亭诗集》。
猜你喜欢

雨中望焦山

我爱焦孝然,幽栖事高洁。

令名在兹山,千古同不灭。

溯徊往从之,道阻不可即。

归来乎山中,请与子如一。

(0)

送任白甫孝廉应试

揭竿趣灌渍,所得仅鲋鲵。

小说干县令,大达亦已迂。

东海有大鱼,奋鬣扬其鬐。

白波荡若山,燀赫千里披。

何人具六物,临渊空自嗤。

吾闻任公子,天钩蹲会稽。

向来苦何得,旦旦常垂缁。

一朝大鱼来,蹈没离腊之。

得食惊属厌,浙东遍苍梧。

小大固有适,穷通亦其时。

笑彼轻才士,浪苦徒奚为。

(0)

徐孺子

卓荦南州士,匡山卧云石。

刑馀窃汉柄,隽彦遭戮斥。

矫矫飞鸿姿,躬耕甘食力。

束刍吊黄生,下榻走陈直。

身洁道逾尊,时危志不慑。

缅然怀斯人,考槃嗣徽节。

(0)

宿伏城驿怀乐羊子

中山仍古道,乐羊屹遗祠。

祠前苍松柏,郁郁含芳滋。

下有千岁苓,上有千尺丝。

邑人比甘棠,因以结遐思。

忆昔魏文侯,任贤如渴饥。

盈盈箧中书,弃捐不复疑。

所以乐羊生,感君国士知。

爱子乃天性,啜羹甘如饴。

用能辅霸功,声绩云霄驰。

后来相遇难,狗兔多嘘嘻。

汉高称豁达,淮阴含酸悲。

唐宗亦磊落,玄成终仆碑。

何如魏君臣,一心亘相期。

鸿图迥赫奕,青史光陆离。

我来探古迹,聊以托陈词。

霜风吹素襟,老鹤鸣松枝。

(0)

白燕

姑射山头化雪衣,却怜春色到柴扉。

舞依玉树梅花堕,影落瑶阶柳絮飞。

乍入鹭行犹缥缈,便随蝶去更依稀。

昭阳殿里春如许,莫怨秋风独自归。

(0)

奉怀素予刘尊师·其二

九龙曾忆侍巾函,歌向溪西复水南。

十里清阴松引路,几家篱落草连庵。

独宿自怜松顶鹤,廿年人断广州骖。

应嫌风味山中淡,玄酒太羹淡亦甘。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