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迷新画屋,春识旧花丛。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少 妇 词 唐 /窦 巩 坐 惜 年 光 变 ,辽 阳 信 未 通 。燕 迷 新 画 屋 ,春 识 旧 花 丛 。梦 绕 天 山 外 ,愁 翻 锦 字 中 。昨 来 谁 是 伴 ,鹦 鹉 在 帘 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花丛(huā cóng)的意思:指花草丛生的地方,也比喻许多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锦字(jǐn zì)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丰富多彩。
帘栊(lián lóng)的意思:指窗帘和窗棂,形容家境贫寒。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年光(nián guāng)的意思:年光指的是时间的流逝,特指青春年华的消逝。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天山(tiān shān)的意思:指巍峨壮丽、高不可攀的山峰,也可比喻高尚的人品和伟大的事业。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昨来(zuó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一段时间,通常指最近的过去。
- 注释
- 坐惜:惋惜。
年光:时光。
辽阳:古代地名,今辽宁辽阳一带。
信未通:音信不通。
新画屋:新装修的房屋。
春识:春天重逢。
旧花丛:过去的花丛。
梦绕:梦中萦绕。
天山外:天山之外,指边疆地区。
愁翻:忧虑翻涌。
锦字:用锦缎写的信。
昨来:昨日。
谁是伴:谁是陪伴的人。
鹦鹉:鸟名,能模仿人语。
帘栊:窗帘和窗棂,代指室内。
- 翻译
- 惋惜时光流逝,辽阳的音信还未到来。
燕子飞回新画的屋檐,春天又来到熟悉的花丛中。
梦境飘荡在天山之外,忧虑如同折叠的锦书一般翻涌。
昨日归来,谁与我为伴?只有鹦鹉在帘栊中作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妇对逝去时光的惆怅和孤独感受。开篇"坐惜年光变,辽阳信未通"表达了她对于岁月匆匆、消息隔绝的无奈与悲凉。接下来的"燕迷新画屋,春识旧花丛"则通过新的燕子归巢和旧有的花丛,隐喻着生活的循环与个人的变化。
第三句"梦绕天山外,愁翻锦字中"展现了她心中的忧虑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情感。这些情感就像梦境一样渺茫,而她又不得不在锦字(书信)中寻找安慰。
最后两句"昨来谁是伴,鹦鹉在帘栊"则描绘了她的孤独和寂寞。昨日的欢聚已经不再,而只剩下窗外的鹦鹉作为她唯一的陪伴,这强化了她内心的凄清与无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现了少妇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哀愁,以及在孤独中寻找慰藉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月十日有感
十年前此日,视篆上严州。
借服初金佩,峨冠尚黑头。
乾坤谁失驭,江海已横流。
保土虽无恙,忘家弗自谋。
寒门惊瓦裂,痴子困萍浮。
追忆危阽急,都忘屈辱羞。
众推真胆大,孰察暗眉愁。
盗贼诛锄定,租佣减阁优。
民功差稍稍,己事太悠悠。
绵薄稀储峙,贪婪恣取求。
冥怀随命运,失意起冤雠。
屡跋三关马,更乘四渎舟。
长城青冢月,大汉黑山秋。
甫息台卿担,空馀季子裘。
解官终欠早,破产复奚尤。
酹柏悲先垄,畦蔬偃故丘。
信书无一得,负债有千忧。
倒箧衣俱典,连床药未瘳。
不如穷百姓,何谓古诸侯。
公论谁诗可,莲花博士俦。
《七月十日有感》【宋·方回】十年前此日,视篆上严州。借服初金佩,峨冠尚黑头。乾坤谁失驭,江海已横流。保土虽无恙,忘家弗自谋。寒门惊瓦裂,痴子困萍浮。追忆危阽急,都忘屈辱羞。众推真胆大,孰察暗眉愁。盗贼诛锄定,租佣减阁优。民功差稍稍,己事太悠悠。绵薄稀储峙,贪婪恣取求。冥怀随命运,失意起冤雠。屡跋三关马,更乘四渎舟。长城青冢月,大汉黑山秋。甫息台卿担,空馀季子裘。解官终欠早,破产复奚尤。酹柏悲先垄,畦蔬偃故丘。信书无一得,负债有千忧。倒箧衣俱典,连床药未瘳。不如穷百姓,何谓古诸侯。公论谁诗可,莲花博士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6367c6daaac1b38442.html
题观妙轩
前身恐是靖庐公,手擘崔嵬栋此宫。
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潜通。
渊明山气忘言外,太白秋声静坐中。
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鸾鹤下晴空。